Tuesday, December 25, 2012

耶穌誕生是「耶誕」 不是「聖誕」



我把昨天《語國一方》的貼文〈請多說「耶誕」,少說「聖誕」〉投給《人間福報》,今天在投書版刊出來了,標題被編輯改為〈耶穌誕生是「耶誕」 不是「聖誕」〉,還多了一個副標題「獨尊耶穌 其他聖人生日如何稱呼? 應說星期而不說禮拜 避免強烈宗教色彩」,並且配上了一幅有點搞笑的插圖。原稿字數有 1022 字,被刪了近 200 字,見報版剩 827 字。以下為《人間福報》的刊出版:

耶穌誕生是「耶誕」 不是「聖誕」

獨尊耶穌 其他聖人生日如何稱呼? 應說星期而不說禮拜 避免強烈宗教色彩


今天十二月二十五日,是中華民國行憲紀念日,也是西方的基督教節日 Christmas

Christmas 是紀念耶穌誕生的節日,我覺得中文叫「聖誕節」不妥,應譯「耶誕節」為宜。

我在東吳大學教一門華語課,學生絕大多數都來自歐洲,上周穿插了一個節慶前的應景教學,跟他們介紹了這兩個彼此互通的說法。

有個瑞典學生質疑「聖」誕節的妥適性。他說如果耶穌的誕辰叫聖誕,那麼其他的先知哲人的誕辰該叫甚麼?中文如何處理?我一時語塞,覺得他所言甚是。試想,如果叫聖誕,不就是獨尊耶穌,默認耶穌是唯一的聖人?

這在歐美廣義的基督教國家,如果習焉不察,尚且說得過去,但台灣社會並非如此。絕大多數台灣人民的宗教信仰融合了佛、道二教,並摻雜了諸多民間信仰的元素,各種派別的基督教在此只佔少數,我們就不用特別獨尊基督教的「聖誕」。

挾著強勢文化的歐洲學生尚且有此自覺,意識到自身文化潛在的霸權,設身處地為我們著想,我們是不是更應稱「耶誕」而不稱「聖誕」?

在台灣,「耶誕」、「聖誕」都有人用,我直覺認為兩者出現頻率理當在伯仲之間才是。

想不到我上網用 Google 一查,才發現彼此差距至為懸殊,獨尊基督教的「聖誕」竟遠比中性的「耶誕」來的更普遍、更常用。

我估計,這個意外的結果應當是受到大陸普通話的影響,因為大陸的規範說法是「聖誕」,對岸的網民多,「聖誕」的說法也因而淹沒了整個網路。

班上歐洲同學的自覺還體現在「星期」和「禮拜」這個概念上。

「星期」源自中國古代的曆法,古人把二十八宿按照日、月、火、水、木、金、土的順序,分成四組、每組七個加以排列,七日為一周。

而「禮拜」卻有其基督教的含意,源自基督徒在禮拜天做禮拜而得名。我這班歐洲同學也對中文的「禮拜」有意見,認為基督教的色彩過於濃厚,他們更喜歡中國傳統「星期」的說法。

語言是約定俗成的,語言使用者是最後的仲裁者。雖然「聖誕」、「禮拜」的說法使用者眾,卻充滿了強烈的基督教色彩,對台灣社會、華人世界並不適合。

如果可以選擇,我建議我們還是說「耶誕」別說「聖誕」,說「星期」別說「禮拜」,如何?

曾泰元(台北市/東吳副教授)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