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October 26, 2016

《牛津英語詞典》裡的“長征”

今天上海《文匯報》在其副刊【筆會】刊登了一篇我的專文,題為〈《牛津英語詞典》裡的"長征"〉。巧的是,拙文旁邊就是知名作家舒國治談 Bob Dylan 的文章,我沾光了!

《牛津英語詞典》裡的"長征"

曾泰元

今年是紅軍長征勝利 80 周年,恰巧東吳大學給我休假一年,我從台灣來上海長住,在復旦大學外文學院擔任訪問學者,注意到了許多相關的資訊與報導,讓我眼界大開。

我生在台灣,長在台灣,80 年前的長征我雖有耳聞,但早年在國民黨的統治之下,所接觸的歷史書籍對此著墨甚少,知道得非常片面有限。

我讀台大時有個與我同樣畢業自建中的好友,他參加了台大校內的學生社團"大陸社",讀了不少關於中國大陸和中國共產黨的書籍。有次他跟我分享了紅軍長征的歷史,說紅軍不斷被國民黨軍隊強勢"圍剿",以致奄奄一息,末了竟能起死回生,以星火燎原之勢將國共的強弱迅速翻轉,最後國民黨節節敗退,敗走台灣。他講述的當時,臉上滿是對共產黨的讚歎,那個表情,至今依然歷歷在目。

我的那位好友熱愛歷史,而我卻喜歡英文。多年之後我才知道,原來"長征"的英文不是 Distant Expedition(遠征),也不是 Long Trek(長途跋涉),而是 Long March(長途行軍)。

我研究英文詞彙,特別關注英文裡的中國元素。《牛津英語詞典》(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以下簡稱《牛津》)是英文詞彙的聖經,其地位有如泰山北斗,備受尊崇。它早就收錄了"長征"的英文 Long March,然不知是有意還是巧合,《牛津》在長征 80 周年的今年 6 月,對 Long March 做了全面的修訂,並把它從原先地位次要、資訊簡略的"副詞條"(subentry),提升到地位核心、資訊詳盡的"主詞條"(full entry)。

《牛津》對 Long March 的詞源作了闡釋,說這個英文的複合詞是仿照(modelled on)中文的"長征"翻譯而成,特指 1934 年到 1935 年間的事件,最終的來源則是"萬里長征"。《牛津》對於這個時間段的選擇,顯然是以中央紅軍撤出贛南,到達陝北與陝北紅軍會師為準,並沒有考慮一年後在甘肅的另一次會師。

《牛津》在定義裡,說長征是"中國共產黨軍隊脫離國民黨部隊的撤退,始於 1934 年的中國東南,止於 1935 年的中國西北,途經距離逾 6000 英里(約 9600 公里)。" [The retreat of Chinese Communist forces from Kuomintang (Nationalist) troops in 1934-5 from south-eastern to north-western China, over a distance of 6000 miles (c. 9600 km).]

定義底下還有三行小字,以百科資訊的方式進一步說明長征的概況:"1934 年 10 月一開始,有 10 萬人離開了共產黨在江西農村的根據地,到了 1935 年 10 月,大約有 2 萬人在毛澤東的領導下活著抵達了陝西。雖然共產黨折損慘重,不過此趟撤退確保了共產黨的存活,1949 年才有可能終勝國民黨。" [At the outset, 100,000 people left the Communist rural base in Jiangxi Province in October 1934; approx. 20,000 survived to reach Shaanxi Province in October 1935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Mao Zedong. Despite these losses, the retreat ensured the survival of the Communists and made possible their ultimate victory over the Kuomintang in 1949.]

《牛津英語詞典》是一部依歷史原則編纂的巨型權威詞典,閱讀詞條就可以瞭解詞彙的演變與發展。除了詞源與定義之外,《牛津》還收錄了有關紅軍長征不同時期的 6 條"書證"(quotation),從 1937 年起至 2007 年止,時間跨度達 70 年,以此來提供更多的相關脈絡與資訊。

第一條書證出現於 1937 年,這是 Long March 最早的紀錄,出自埃德加•斯諾(Edgar Snow)的《紅星照耀中國》(Red Star over China,或譯《西行漫記》),因此斯諾應該是把"長征"翻成 Long March 的第一人。這條書證說,"這個歷史性的長征有 6000 英里遠,他們(紅軍)跨越了中國的 12 個省份,最後成功存活了下來,在西北建立了一個強大的新根據地。" [The historic Long March of 6,000 miles, in which they crossed twelve provinces of China..and triumphantly emerged at last into a powerful new base in the Northwest.]

接下來的五條書證,雖然年代、來源各不相同,不過都站在中共的角度,看待當年的這場長征。

第二條書證出自 1950 年美國的《生活》週刊(LIFE):"長征之後,就再也沒有人質疑中國共產黨真正的領導人是誰了。就是毛(澤東)。" [There was never again a question, after the Long March, about the real leader of Chinese Communism. It was Mao.]

第三條書證引自英國作家連•迪頓(Len Deighton)1967 年的《昂貴的死亡之所》(An Expensive Place to Die):"長征意味著國民黨殺了 250 萬人。" [The Long March meant the Nationalists killed two and a half million.]

第四條書證是 1972 年英國《泰晤士報》(The Times)的報導:"長征之前,周(恩來)先生擔任過若干要職,周遊各地。" [Mr Chou held a number of important posts and travelled widely before the Long march.]

第五條書證出自 1982 年,為英國著名外交官、熟知中國事務的前港督衛奕信(David Wilson)所言,這是他為《一個共產國際的特務在中國(1932-39)》(A Comintern Agent in China, 1932-39)寫的導讀:"他長征後的照片像個小老頭,牙齦皺縮。" [The photograph of him after the Long March shows a prematurely aged man with shrivelled gums.]

最後一條書證來自中國學者李小兵,是他 2007 年用英文寫的《現代中國軍隊史》(A History of the Modern Chinese Army):"李(大媽)的么兒死於長征。" [Li lost her young son during the Long March.]

綜觀《牛津》對"長征"的定義與書證,或可謂"雖不中,亦不遠矣"。長征的艱辛慘烈,共產黨的浴火重生,中共領導人的確立,都在此得到了重點的體現。

應該特別提到的是,斯諾當年作為橋樑的角色,把"長征"的英文翻成 Long March,並以其深入的寫作,影響了西方人對早年中國共產黨的認識,也讓 《牛津英語詞典》對長征做出如此精簡扼要的評價,他的角色至為關鍵,必須記上一筆。


Monday, October 24, 2016

生平第一次的主題演講(keynote speech)

上周六,也就是 10 月 22 日,復旦大學外文學院舉辦了 2016 年校際博士生學術論壇,我正好在復旦擔任訪問學者,主辦單位遂邀我做了一場主題發言,我講的題目是《學術這條路:一個過來人的經驗談》。

這是我第一次當主題發言人(keynote speaker),受邀時誠惶誠恐,不過最後決定接受挑戰。於是我就在復旦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浙江大學以及來自大江南北知名大學的博士生面前「獻拙」(不是「藏拙」),分享自身曲折的經驗,讓他們知道我這個不傑出不優秀的學術圈人,這一路是怎麼掙扎走過來的。

有個浙江大學博一的同學會後跟我分享,說他深受鼓舞,謝謝我的講座。他的求學歷程比較坎坷,挫折阻撓一個接一個,聽了讓人辛酸不捨。

我跟他說,聽眾、讀者有共鳴,是我們講者、作者最有成就感的事情了。大陸的人太多,競爭太激烈,社會環境與教育文化又跟台灣有些不同,我的經驗對他或許並不完全適用。

這位博士生同學有一種很好的特質,就是他堅持下去沒有放棄,咬緊牙關繼續努力。我勉勵他,學術這條路,只要喜歡,就會有熱情,就更有動力往下走,漠然回首,不知不覺就走了好長一段路。

這位浙大的博士生與眾不同,幸運之神終究會眷顧他的。Good luck! 大家加油!

Wednesday, October 19, 2016

白宮二月菜英文

今天《自由時報》刊登了一篇拙文,題為〈白宮二月菜英文〉,標題是報社編輯下的。文末的論證有些跳躍,是我的疏忽,趕時間急於發稿,沒有仔細檢查,請包涵。

白宮二月菜英文


曾泰元

泰國國王蒲美蓬辭世,總統蔡英文前往台北的泰國經貿辦事處弔唁,並在留言簿上用英文寫下悼念文字,卻不慎拼錯了泰國的英文國名。蔡總統把 Thailand 誤拼為 Tailand,此舉雖然為無心之過,然此失禮(faux pas)著實令人尷尬,相信蔡總統事後也必定懊惱不已。

國際上常有人錯把台灣當泰國,日前這個誤拼事件,倒是巧妙地融合了 Taiwan 和 Thailand,每個字各取一半接合而成,你泥中有我,我泥中有你。不過換個角度看,要是泰國領導人到曼谷的台北經貿辦事處致意,卻不慎犯了類似的錯誤,在留言簿上把台灣的 Taiwan 誤拼成 Thaiwan,那我方會是什麼樣的一種感覺?

還記得去年二月,美國白宮多次拼錯了基本單字,在新聞稿裡接連把「二月」(February)的兩個字母對調,把它誤拼成 Feburary。英文是美國的國語,作為最高權力機構的白宮,在可以字斟句酌的新聞稿裡,居然犯了這種匪夷所思的基本錯誤,頓時成為美國輿論調侃的笑柄。

為什麼會這樣?這牽涉到英文這個語言的特性。本質上,英文是個拼音的語言,怎麼念就怎麼拼,怎麼拼就怎麼念。話雖如此,不過因為種種歷史的因素,英文的拼字卻是例外連連,一音多拼、一拼多音的情況俯拾皆是,這個部分同樣也困擾著英文母語人士。

自古以來,改革英文的呼籲不曾少過,然而英文的韌性太強,所有的嘗試統統以失敗告終,連受過良好教育的人也無法例外。無奈之餘,我們只能接受這種「拼字大不易」的事實。

英諺有云,犯錯乃人之常情(To err is human)。拼錯字不應該,下次當心便是。

(作者為東
吳大學英文系副教授)

Sunday, October 16, 2016

英文詞典中的巴布.狄倫(Bob Dylan)

今天《蘋果日報》刊登了一篇拙文,題為〈英文詞典中的巴布.狄倫(Bob Dylan)〉,以下為全文。

英文詞典中的巴布.狄倫(Bob Dylan)

曾泰元╱東吳大學英文系副教授


2016 年諾貝爾文學獎公布,美國的傳奇創作歌手巴布.狄倫(Bob Dylan)意外榮獲桂冠。世界最重要的文學獎頒給一位音樂詩人,史無前例。

我研究語言,專攻詞語,留意到諾貝爾文學獎公布之後不久,美國知名的大型權威詞典《美國傳統英語詞典》(The American Heritage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馬上就更新了網站資料,給原有的 Bob Dylan 這個詞條補上了一句「他獲頒 2016 年諾貝爾文學獎」(He was awarded the 2016 Nobel Prize for literature)。詞典內容不是新聞報導,出版社如此劍及履及令人讚嘆。

世界最大、最權威的《牛津英語詞典》(The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收錄了 22 條巴布.狄倫的書證(quotation),以書面的證據展現了他在英文的地位與對英文的貢獻。其中有一條 1990 年的書證特別值得關注:「不管是不是詩人,他(也就是巴布.狄倫)就是個與生俱來的語言家,就像莎士比亞,或梭羅,或康拉德,或葉慈」(Poet or no, he's [sc. Bob Dylan is] a born languager, like Shakespeare or Thoreau or Conrad or Yeats)。

這條書證來自保羅.威廉斯(Paul Williams)筆下,出現於《巴布.狄倫:表演藝術家》(Bob Dylan: Performing Artist)這本書裡。作者把巴布.狄倫比作文壇巨擘,認為他與莎翁、梭羅、康拉德、葉慈是同一個檔次的人。作者 26 年前就對巴布.狄倫做出了如此高度的評價,如今諾貝爾文學獎總算給了他一個遲來的肯定。

披頭四(The Beatles)與巴布.狄倫的時代略同,靈魂人物約翰.藍儂(John Lennon)和保羅.麥卡尼(Paul McCartney)也都是填詞譜曲的創作歌手,《牛津英語詞典》給了他們多達 117 條書證。披頭四偉大的音樂成就給英文貢獻了「披頭熱」(Beatlemania)這個字眼,不過他們歌詞的文學成就明顯不如巴布.狄倫。

音樂詩人巴布.狄倫獲獎,經典名作或將再度引發熱潮,「狄倫學」更可能成為學院的顯學。民謠風的反戰歌曲《隨風而逝》(Blowin' in the Wind),搖滾史詩《宛如滾石》(Like a Rolling Stone),以及其他許許多多的傳世經典,從此橫跨了音樂和文學兩大聖殿。


Bitch 新解

多年前,我曾注意到有年輕的女性身著T恤,背後印上了 I'm a BITCH 幾個大字,那個 bitch 還是個大寫加粗的字體,看得我目瞪口呆。當時我認為,這位小姐自稱「賤女人」、「臭婊子」,是純粹無知,還是語不驚人死不休、故意作秀引人注目?現在回想起來,這應該不是無知,反而像是顛覆性的宣傳手法,以驚世駭俗之舉讓人側目,公開表達女性主義者自信、有主見、勇於表達自我的一種宣示。

全文刊載於廣州《南方周末》2016/10/13】


Saturday, October 15, 2016

台北時報(Taipei Times)翻了我的「博愛座」

今天,英文《台北時報》(Taipei Times)翻譯了我 10 月 8 日在台灣《蘋果日報》的評論文章〈博愛座的語言學〉,Taipei Times 的標題改為 "Priority seating a chance for reflection"。

Priority seating a chance for reflection

By Hugo Tseng 曾泰元

The priority seating in public transport systems seems to be the pride of all Taiwanese. Regardless of how crowded the bus or train or metro, the fact that priority seats — "altruism seats" in Chinese — will remain unoccupied for the benefit of those in need is an expression of the good manners of Taiwanese.

However, there have been frequent disputes over the priority seating system in recent years. Some even feel that the whole system is unreasonable and that it should be abolished altogether, because they feel that every seat is a priority seat. I study language, so I approach the issue from a language perspective.

What is altruism? Most dictionaries define it along the lines of "selfless concern for others." It is indeed about moving outside one's close social circles and showing love and concern for everyone and not only oneself, one's family and friends.

What are priority seats? According to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s online Chinese dictionary, they are "priority seats located close to the entrance on buses for use by older people, the infirm, women, children and disabled people." On the whole, this is a reasonable definition, although it must have been a while since it was written, as it only considers buses, while ignoring metros and other public transport systems. There is also room to improve the description of the beneficiaries of the priority seating.

The priority seating concept might have originated in Europe or the US, so let us take a look at the source. During my doctoral studies in the US 25 years ago, there were always priority seats on buses and subway trains, and they worked pretty much like priority seating here in Taiwan.

Looking at the definition in the ministry's dictionary, it stresses "priority" rather than "exclusivity." In other words, anyone in need has priority of usage, but if there is no one with such a need, anyone can use the seats.

Some English-speaking countries use the term "courtesy seating" rather than "priority seating." The name implies, then, that it is a matter of courtesy and politeness based on kindness and concern for others to let someone in need use the seat.

"Altruism" is a lofty ideal that we can only aspire to live up to, and it should not become an excuse for moral oppression. "Courtesy" is an individually nurtured quality, and since it is dependent on ourselves, it should not be used as an excuse for blaming others. "Priority" is the rule for this kind of seats in Taiwan, and it is the yardstick we all have to live by.

Everyone should show concern for others. It is not something that applies to some people, while others can ignore it. In the same way, everyone should be polite and courteous; it is not something that only applies to others and not to me.

If we sit in a regular seat rather than a priority seat and see someone who needs to sit, we should display our concern for others and spontaneously offer them our seat.

Neither should priority seats be treated as sacred and inviolable so that people are afraid of sitting down, because they might have to endure the disapproving looks of other passengers and feel uneasy — and maybe even become the target of online bullying — just because they need to rest their tired legs.

Priority seats should be just that — seats that are prioritized for those in need. Anyone can use them, as long as they relinquish the seat when they see someone who needs it.

Every time a situation arises due to the use of priority seats, that is an opportunity for reflection. Perhaps more debate and practical action are the way to create understanding and build a lasting consensus on the issue.

Hugo Tseng is an associate professor in Soochow University's English department and a visiting scholar at Fudan University in Shanghai.

Translated by Perry Svensson

Friday, October 14, 2016

牛津收錄『低頭族』

今天,上海《文匯報》的【筆會】版刊登了一篇拙文,題為〈牛津收錄『低頭族』〉,以下為見報全文:

牛津收錄『低頭族』

曾泰元


日前《牛津詞典》(Oxford Dictionaries)收錄了一批新詞語,他們沒發佈新聞稿,只在詞典的部落格低調公佈,許多人關注的 phubbing(當低頭族)赫然在列。

phubbing 從問世到獲得權威的背書,只用了短短 4 年的時間。

2012 年,澳洲一家廣告公司在《麥考瑞詞典》(Macquarie Dictionary)的委託下,進行了一連串的遊擊行銷(guerrilla marketing)。廣告公司邀請詞典專家和作家詩人進行腦力激盪,創造出了 phubbing 這個新詞,用來描述「滑世代」忙著玩手機而冷落他人的行為。這項公關活動透過精明的設計,成功吸引了全球媒體的目光。

在中文裡,「低頭族」一詞側重描述外觀,指人「低頭」玩手機。英文的 phubbing 側重內涵,指人因專注於電話(phone)而冷落(snub)他人。二者切入點不同,卻有著異曲同工之妙。phubbing(當低頭族)是動名詞,指的是這樣的行為,其核心是動詞原形 phub(當低頭族),此乃由 phone(電話)的前兩個字母和 snub(冷落)的後兩個字母接合而成。phubber(低頭族)是名詞,指的是低頭滑手機的人。

2013 年,廣告公司精心策劃了另一系列的公關活動,事後諸葛,我們才知道這是個高明的宣傳噱頭。他們加強了宣傳力度,推出一個 Stop Phubbing(不當低頭族)的社會運動,還架設網站努力推廣,目的是要借著活動夾帶 phubbing 這個新詞,再透過這個顯眼的新詞帶出《麥考瑞詞典》,不知不覺中提高其知名度,間接行銷。

有經驗的詞典編輯都心知肚明,新詞不會單純地因一個人、一個單位的意志而誕生,引起語言社群的共鳴才是關鍵所在。有了語言社群的廣泛使用,新詞才能散佈流傳,綿延不絕,才有可能存活下來。phubbing 這個新詞本是廣告公司催生並強推的產物,按理講後勢並不看好,夭折的幾率甚高,然而後續的發展卻跌破了專家的眼鏡。接下來幾年的證據顯示,phubbing 所描述的現象適時填補了詞彙的空缺,慢慢得到了大家的認可,於是逐漸跨出那個初創的小圈圈,不再只是個被討論、被引用、需要解釋的字眼。社群媒體頻繁地使用,它也就自然而然進入了尋常百姓家,成了庶民語言的一員。

我以前還曾經懷疑,會不會因為澳洲地處英語世界的邊陲,所以澳洲的詞語不怎麼受到英美主流的重視,英美的詞典也遲遲不願收錄澳洲發明的 phubbing? 非也。《牛津詞典》的部門主編為此寫了一篇專文,題為〈phub 是怎麼讓我承認失言的〉(How 'phub' made me eat my words),細數她原先種種的好惡偏見與專業誤判,最後還是臣服於客觀的資料之下,終於決定加以收錄,而不管此詞是否出自澳洲。

一個新詞從問世到權威詞典收錄僅花了 4 年,這比起平均的 10 年觀察期,速度算是驚人的了。2002 年首創於澳洲的 selfie(自拍),花了 10 年才為《牛津詞典》所收,隨後並登上了 2013 年的年度詞彙(Word of the Year)。如今,隨著指標性的《牛津詞典》收錄了 phubbing,接下來其他詞典或許會有一波跟進潮,遍地開花計日可期。今年《牛津詞典》的年度詞彙,phubbing 或許大有機會,我們不妨拭目以待。

Tuesday, October 11, 2016

英文詞典如何看待中共的長征

10 月 10 日雙十國慶當天,台灣《蘋果日報》的網站刊登了一篇我的專文,題為〈英文詞典如何看待中共的長征〉,以下為全文:

英文詞典如何看待中共的長征

曾泰元╱東吳大學英文系副教授、復旦大學外文學院訪問學者


我們在台灣慶祝民國 105 年雙十國慶之際,或許不知今年是中共紅軍長征勝利 80 周年,10 月更是對岸集中宣揚長征精神的重點月份。

我們身在台灣,80 年前中共的長征貌似事不關己,然而歷史往往會重演,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長征或能給我們一些啟發。

《牛津英語詞典》(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是英文詞彙的聖經,其地位有如泰山北斗,倍受尊崇。它早就收錄了「長征」的英文 Long March,然不知是有意還是巧合,《牛津》在長征 80 年的今年對 Long March 做了全面的修訂,並把它原先地位次要、資訊簡略的「副詞條」(subentry),提升到地位核心、資訊詳盡的「主詞條」(full entry)。

《牛津》在 Long March 的詞源裡闡釋,說這個英文的複合詞是仿照中文的「長征」翻譯而成,特指 1934 年到 1935 年間的事件。《牛津》對於這個時間段的選擇,顯然是以中央紅軍撤出江西瑞金,到達陝北與陝北紅軍會師為準,並沒有考慮 1936 年甘肅的另一次會師。

《牛津》在定義裡簡述,說長征是中國共產黨軍隊脫離國民黨部隊的撤退,始於 1934 年的中國東南,止於 1935 年的中國西北,途經距離逾 6000 英里(約 9600 公里)。

定義底下還有三行小字,進一步說明長征的概況:1934 年 10 月一開始,有 10 萬人離開了共產黨在江西農村的根據地,到了 1935 年 10 月,大約有 2 萬人在毛澤東的領導下活著抵達了陝西。雖然共產黨折損慘重,不過此趟撤退確保了共產黨的存活,1949 年才有可能終勝國民黨。

《牛津英語詞典》是一部依歷史原則編纂的巨型權威詞典,閱讀詞條就可以瞭解詞彙的演變與發展。除了詞源與定義之外,《牛津》還收錄了紅軍長征不同時期的 6 條書證(quotation),從 1937 年起至 2007 年止,時間跨度達 70 年,以書面的證據來提供更多的相關脈絡。

第一條書證出現於 1937 年,這是 Long March 最早的紀錄,出自美國記者埃德加•斯諾(Edgar Snow)的《西行漫記》(Red Star over China),因此斯諾應該是把「長征」翻成 Long March 的第一人。書證說,這個歷史性的長征有 6000 英里遠,他們(紅軍)跨越了中國的 12 個省份,最後成功存活了下來,在西北建立了一個強大的新根據地。

接下來的五條書證,雖然年代、來源各不相同,不過都站在中共的角度,看待當年這場國民黨的「剿匪」。由彼觀之,紅軍長征的艱辛慘烈,共產黨的浴火重生,中共領導人的確立,都在此得到了重點的記載。

斯諾當年以其深入的寫作,影響了西方人對早年中國共產黨的認識,也讓《牛津英語詞典》對長征做出如此的評價,他的角色至為關鍵。

80 年前紅軍不斷地被國民黨強勢圍剿,以致奄奄一息,末了竟能起死回生,以星火燎原之勢將國共的強弱迅速翻轉,最後豬羊變色,國民黨節節敗退,丟失江山敗走台灣。

在彼岸中共盛大紀念長征 80 年之際,此岸的民、國兩大黨,能否從這段歷史中學習經驗、汲取教訓?

Saturday, October 08, 2016

博愛座的語言學

今天台灣的《蘋果日報》刊登了一篇我的投書,題為〈博愛座的語言學〉。

事實上,此文的緣起是這樣的:在我台大數學系同學會的 LINE 群組裡,有人問我博愛座的問題,希望我解惑(不敢當啊),於是我把這個請求當作是命題作文,認真看待。我這個慢郎中經過沈澱、思考、研究,過了幾天才寫就了這篇,蘋果日報也給予肯定,願意刊載。

有些人或許不知道,我台大數學系肄業,只念了兩年,跟數學系同學一直都有聯繫。後來大二升大三,我才降轉台大外文系的,從外文系大二念起。

博愛座的語言學

曾泰元╱東吳大學英文系副教授、復旦大學外文學院訪問學者


台灣大眾運輸工具的博愛座,本來似乎是我們引以為傲的亮點,因為即使車廂再擠,博愛座也會空下來,以留給有需要的人,是一種國人素質的展現。

然而,近年來博愛座卻糾紛頻傳,成了道德綁架的藉口,以及言語衝突和精神霸凌的導火線。有人認為博愛座的設置不合理,甚至呼籲博愛座應該廢除,因為所有的座位理當都是博愛座。我是個語言研究者,從語言切入,以不同的角度來看這個問題。

有需要者優先使用
什麼是博愛?根據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所載,博愛就是「平等遍及眾人的愛心」。質言之,博愛就是不只愛自己,不只愛家人親友,還要走出熟識的小圈圈,去廣愛外面的世人。

什麼是博愛座?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同樣有載,言其乃「設置於公共汽車車門附近,供老弱婦孺及殘障者優先乘坐的座位」。這個定義大體合理,不過可能文字擬的早,久未修訂更新,只考慮公車而沒考慮捷運和其他的大眾運輸工具,優先乘坐的對象也有更細緻的空間。

博愛座的設置可能源自歐美,我們不妨看看源頭。記得 25 年前我在美國攻讀博士時,美國的公車、地鐵車廂內總設有 priority seating(優先座,英文為不可數名詞,可數名詞作 priority seat),性質就像我們的博愛座。兩相比較,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的定義點出了一個關鍵詞,那就是「優先」(priority),而不是「只有」。也就是說,有需要的人優先使用,若無,則一般人使用也無妨。

優先座(priority seating)在某些英語系國家又稱禮貌座(courtesy seating)。禮貌座,顧名思義,就是出於禮貌,基於好意,體貼他人,提供給需要特別幫助者的座位。

「博愛」是個崇高的理想,理想我們只能力求企及,不該成為道德壓迫的藉口。「禮貌」則是個人的修養,修養我們反求諸己,不應藉此指責他人。而「優先」或許就是我們博愛座可操作的遊戲規則,是大家都要遵守的準繩。

不該神聖不可侵犯
人人都要有博愛的胸懷,並不是部分人才該博愛,其他人就不必博愛。人人都該有禮貌,但不應別人才該有禮貌,自己不禮貌卻無所謂。

坐在非博愛座的乘客如果看到有需要的人,一樣應該發揮博愛的精神,主動讓座才是。博愛座也不該神聖不可侵犯,搞得常人都不敢坐,想休息一下歇歇腿都要忍受旁人異樣的眼光,如坐針氈,甚至事後在網上被霸凌。博愛座只要回到它「優先」的本質,一般人也能坐,碰到有需要的人,再禮貌讓座即可。

每次博愛座的事件,都能讓我們反思,或許透過更多的討論與實踐,慢慢求取共識與默契,方能可長可久。

Wednesday, October 05, 2016

想起蔡同榮的「雙十節」

今天《自由時報》刊登了一篇我的投書,題為〈想起蔡同榮的「雙十節」〉:

想起蔡同榮的「雙十節」


曾泰元

雙十節即將到來,政治上的問題我們先暫擺一邊,前立委蔡同榮對「雙十節」英文的見解,如今又浮現在我的腦際。

還記得六年前的雙十前夕,蔡同榮召開了記者會,砲火對準外交部,替「雙十節」的英文正名。他在現場扮起了英文老師,透過鏡頭向社會大眾諄諄教誨。

蔡同榮早年在美國 30年,曾任教於美國的大學,對英文的議題經常發表高論。那回他公開批評說,外交部駐越南河內代表處把雙十節的英文翻成 Double Tenth Day 不對,應該用字尾沒有 th 的 Double Ten Day 才對。此舉引起了社會各界的熱議,有媒體持不同看法,說他「刮人反挨刮」。

事過境遷,蔡同榮的雙十之論究竟是對是錯?

美式英語最大、最權威的《韋氏三版新國際英語詞典》(Webster's Third New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收詞近 50 萬,收錄了中華民國的國慶日「雙十節」Double Ten,言其 1940 年首度見諸英文(First Known Use: 1940)。詞典也在 Double Ten 之後加註,說明該詞亦作 Double Tenth(also Double Tenth)。

另一部大型的美式英語詞典《世界圖書詞典》(The World Book Dictionary)也備受尊崇,同樣收錄了「雙十節」的英文 Double Ten,卻不見異體字 Double Tenth。

我上網求證,先在關鍵詞的前後括上雙引號,再用 Google 做簡單的搜尋,發現 Double Ten 有 32 萬筆左右的網頁資料,Double Tenth 只有 3 萬多,僅為十分之一,比例懸殊。

網上的資料顯示,Double Ten 這個說法早在 1926 年 10 月 18 日就已經見諸英文,出現在美國知名的《時代雜誌》(TIME)上,文章標題為 CHINA: Double Ten(中國:雙十節),比《韋氏》推斷的 1940 年還早 14 年。

多年之後平心而論,蔡同榮之言基本正確,但他的批評或恐失之武斷。語言的問題難有絕對,他堅持的 Double Ten 的確用得多也用得早,然而他視為錯誤的 Double Tenth 也有不可忽視的使用證據,甚至還獲得《韋氏》這部權威詞典的背書認可,也應視為答案之一。

放眼世界各國的國慶日,能被英文詞典收錄的如鳳毛麟角,我國的國慶「雙十節」Double Ten 就是這鳳毛麟角,值得我們記上一筆。

(作者為東吳大學英文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