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October 18, 2018

Wednesday, October 17, 2018

「Add oil」進牛津一文在香港爆紅

我在台灣《蘋果日報》的專欄文章〈加油「add oil」進牛津詞典〉意外爆紅。一篇小眾的咬文嚼字之作,居然在香港的文化圈引來熱議,香港的社交媒體及傳統媒體紛紛轉載報導,始料未及。



我的這篇〈加油「add oil」進牛津詞典〉於 2018 10 14 日下午在蘋果上網,隔天 15 號晚上,有位香港的學術工作者和藝術家黃宇軒(Sampson Wong)先生給我發來電子郵件,說他從台灣《蘋果日報》得知「add oil」一詞被加進了 OED,覺得非常高興,問我是怎麼發現的。

我在匆忙之中誤會了黃老師的意思,以為他問的是哪本牛津詞典。後來搞清楚了,便把我這個發現的大致經過跟他說明了一下:

每次 OED 做季度更新的時候,我都會從頭到尾仔細瀏覽一遍官網的新詞表,看看 jiayou(加油)收進去了沒有,卻一直音訊杳然。於是有時我閒來沒事,就會登錄 OED 的官網,鍵入 jiayou,看看會不會有意外的驚喜。

前幾天(10 8 日)我也是閒來無事。頁面同以往一樣,跳出一排醒目的紅字,說 No dictionary entries found for ‘jiayou’,可是這個結果頁面的最後一行似乎有了些異樣。原來應該是「0」的數字居然出現了「1」,說在 definitionsetymologiesfull text 都各有一筆 jiayou 的記錄。

我點進去一看,原來 jiayou 是出現在「add oil!」這個感嘆詞片語裡,這下豁然開朗了!音譯的 jiayou 沒收,卻收了個直譯的 add oil

最後那條 2016 6 7 日的書證可以說明,「add oil!」最早有可能出現在 2016 6 月下旬的第 2 季更新。然而這似乎不太可能,之後其他的時間點我也存疑,因為我時不時就會登錄 OED 的官網,持續搜尋 jiayou 的動態,卻一直沒有發現這個改變,直到 2018 10 8 日。因此我推測,「add oil!」極有可能是 2018 年第 3 季加入 OED 的,這一季的更新本當於 9 月下旬公佈,因故推遲到 10 3 日。

這位黃老師說,多年來他一直留意「add oil」的發展,如今看到了我這篇文章十分開心,於是在社交媒體 Facebook 上和香港的新聞上介紹了我的發現。他說,我的這個發現非常受歡迎,可說在香港爆紅了。

接下來的一天,真是讓我體會到了文章爆紅的感覺:蘋果的原文閱讀量由 2,000 左右爆衝到 25,000,超過 10 倍,香港的媒體也接力轉載報導,上海《文匯報》、北京《新浪網》、台灣民視新聞》紛紛跟進,澳門、馬來西亞、澳洲、加拿大的媒體也都有,查得到的媒體網站就有 20 

以下就是這些新聞的連結,一方面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點閱參考,一方面我也為這個事件留下個歷史紀錄:









(9) 香港【雅虎香港】加油!Add oil正式收入牛津字典



(12) 香港【巴士的報】港式英文「add oil」列入牛津詞典





(19) 台灣【民視新聞】中式英文「加油 add oil 收錄進牛津辭典(用了我的發現與見解,卻沒提我的名字)




(23) 馬來西亞【星洲網】港式英文加油‧add oil收錄牛津詞典

(24) 澳門【力報】港式英文「add oil」收錄入牛津辭典

(25) 澳洲【SBS廣播公司】中式英語“add oil”入選牛津英語詞典

(26)  澳洲【SBS廣播公司】港式英文「add oil!」衝出國際

Sunday, October 14, 2018

加油「add oil」進牛津詞典




曾泰元/東吳大學英文系副教授、前系主任

沒錯,千真萬確,中式英文的 add oil(加油)進了世界最權威的《牛津英語詞典》(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簡稱 OED)。

OED 日前做了 3 個月一次的季度更新,發布了一批新詞新義,總數達 1400 餘個,其中收錄了直譯自中文「加油」的 add oil

OED 解釋道,這個 add oil 源自香港英文,主要也是香港英文的說法(originally and chiefly Hong Kong English),用以表達鼓勵、煽動、或支持(expressing encouragement, incitement, or support),相當於英文的「go on!」或「go for it!」。

OED 在詞源(etymology)裡追根究柢,說 add oil 這個片語直譯自中文的「加油」,廣東話念 ga yau,相當於國語的 jiayou,並說文解字了一番。

看到這裡,我想到了我在台大外文系求學時的一段往事。「加油」的英文那時我不會講,便跟許多人一樣,把它逐字翻譯為 add oil,自己也知道這是中式英文,不過在輕鬆的場合以此搞笑一下,大家也都莞爾以對。這個翻譯的問題,我還問了同班同學高怡平(後來成為知名的電視綜藝節目主持人),她在美國讀過書,英文的口語十分道地。她想了一下,跟我說這要看情況,不過如果是在運動比賽中,用「Go!」就可以了,強調時可以連講三次,說「Go! Go! Go!」。

後來我漸漸知道,中文的「加油」可以用在不同的場合,英文裡想找道地的對應,得視情況而定,不能一概而論。

把「加油」直譯為「add oil」,這原本是個搞笑的中式英語,許多英文老師都會批評糾正,想不到後來流行日廣,居然連最權威的 OED 也收了,承認它的合法地位。

OED 收了 4 add oil 的書證(quotation,書面證據,亦即有來源出處的例句),時間最近的一條出現於 2016 6 7 日,引用的媒體是 China Daily(《中國日報》)的香港版,作者是英國駐港的教育學者 Andrew Mitchell

If we really are serious about being Asia’s World City, we still have a lot of work to do. So add oil, everyone!(要想成為亞洲的世界級城市,如果我們真的是玩真的話,那麼我們還有很多的工作要做。所以各位,加油!)

還記得 2008 年北京奧運時,英文媒體上 jiayou(加油)用得很多,進入英文的呼聲很高,許多人都在屏息以待。所以每次 OED 做季度更新之時,我都會仔細瀏覽官網的新詞表,看看「加油」收進去了沒有。

皇天不負苦心人,這一次終於讓我發現了「加油」的蹤跡。不過有點意外的是,「加油」並不是以音譯的 jiayou 進入 OED,而是直譯的 add oil

中式英文也會進入權威詞典,long time no see(好久不見)就是一個最知名的例子。語言在變,看來我們都要開放心胸,與時俱進,不墨守成規。加油!Add oil!

Wednesday, October 10, 2018

英文字典裡的Double Ten


我們中華民國的國慶日叫「雙十節」,有個固定的英文 Double Ten(雙十),而且還有兩部大型的美國詞典加以收錄。其一是名聲響亮、美國詞典代名詞的《韋氏大詞典》,定義是「中華民國紀念一九一一年辛亥革命的十月十日」。

另一部美國知名的《世界圖書詞典》也收錄了 Double Ten,定義比韋氏更為詳盡:「台灣(中華民國)的國慶日,在十月十日慶祝,是一九一一年中華民國成立的紀念日。名字指日期,是第十個月的第十天」。

閱讀全文請按這裡

Friday, October 05, 2018

牛津英語詞典新收錄了「1.5個」中文新詞


牛津英語詞典(OED)本次收錄中文新詞包括:「米粉」(bihon)、「禪」(Chan)。圖為炒米粉示意。

10 3 日,OED 發佈了今年第 3 季的新詞新義,其中有「一個半」來自中文的詞彙:Chan(禪)是一個,bihon(米粉)算半個。

這是什麼意思呢?請聽我細說從頭。

閱讀全文請按這裡


Monday, October 01, 2018

冷知識:一到十二月命名其實都大有來頭!


▲台灣氣候悄悄入秋,但你可知,現在十月的前身其實是八月?

時序邁入十月,十月的第一天就是禮拜一。許多人或許有所不知,現在英文十月的 October,在古羅馬時代卻是八月,也就是一年的第八個月。這是怎麼回事?

事實上,古羅馬曆只有十個月,現行的一月的 January 和二月的 February 是寒冷淒清的冬天,在古羅馬時代本來是段沒有名稱的空白。這兩個月後來加了進去,整個月份系統便起了連鎖反應,統統後推了兩個月。

閱讀全文請按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