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October 26, 2016

《牛津英語詞典》裡的“長征”

今天上海《文匯報》在其副刊【筆會】刊登了一篇我的專文,題為〈《牛津英語詞典》裡的"長征"〉。巧的是,拙文旁邊就是知名作家舒國治談 Bob Dylan 的文章,我沾光了!

《牛津英語詞典》裡的"長征"

曾泰元

今年是紅軍長征勝利 80 周年,恰巧東吳大學給我休假一年,我從台灣來上海長住,在復旦大學外文學院擔任訪問學者,注意到了許多相關的資訊與報導,讓我眼界大開。

我生在台灣,長在台灣,80 年前的長征我雖有耳聞,但早年在國民黨的統治之下,所接觸的歷史書籍對此著墨甚少,知道得非常片面有限。

我讀台大時有個與我同樣畢業自建中的好友,他參加了台大校內的學生社團"大陸社",讀了不少關於中國大陸和中國共產黨的書籍。有次他跟我分享了紅軍長征的歷史,說紅軍不斷被國民黨軍隊強勢"圍剿",以致奄奄一息,末了竟能起死回生,以星火燎原之勢將國共的強弱迅速翻轉,最後國民黨節節敗退,敗走台灣。他講述的當時,臉上滿是對共產黨的讚歎,那個表情,至今依然歷歷在目。

我的那位好友熱愛歷史,而我卻喜歡英文。多年之後我才知道,原來"長征"的英文不是 Distant Expedition(遠征),也不是 Long Trek(長途跋涉),而是 Long March(長途行軍)。

我研究英文詞彙,特別關注英文裡的中國元素。《牛津英語詞典》(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以下簡稱《牛津》)是英文詞彙的聖經,其地位有如泰山北斗,備受尊崇。它早就收錄了"長征"的英文 Long March,然不知是有意還是巧合,《牛津》在長征 80 周年的今年 6 月,對 Long March 做了全面的修訂,並把它從原先地位次要、資訊簡略的"副詞條"(subentry),提升到地位核心、資訊詳盡的"主詞條"(full entry)。

《牛津》對 Long March 的詞源作了闡釋,說這個英文的複合詞是仿照(modelled on)中文的"長征"翻譯而成,特指 1934 年到 1935 年間的事件,最終的來源則是"萬里長征"。《牛津》對於這個時間段的選擇,顯然是以中央紅軍撤出贛南,到達陝北與陝北紅軍會師為準,並沒有考慮一年後在甘肅的另一次會師。

《牛津》在定義裡,說長征是"中國共產黨軍隊脫離國民黨部隊的撤退,始於 1934 年的中國東南,止於 1935 年的中國西北,途經距離逾 6000 英里(約 9600 公里)。" [The retreat of Chinese Communist forces from Kuomintang (Nationalist) troops in 1934-5 from south-eastern to north-western China, over a distance of 6000 miles (c. 9600 km).]

定義底下還有三行小字,以百科資訊的方式進一步說明長征的概況:"1934 年 10 月一開始,有 10 萬人離開了共產黨在江西農村的根據地,到了 1935 年 10 月,大約有 2 萬人在毛澤東的領導下活著抵達了陝西。雖然共產黨折損慘重,不過此趟撤退確保了共產黨的存活,1949 年才有可能終勝國民黨。" [At the outset, 100,000 people left the Communist rural base in Jiangxi Province in October 1934; approx. 20,000 survived to reach Shaanxi Province in October 1935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Mao Zedong. Despite these losses, the retreat ensured the survival of the Communists and made possible their ultimate victory over the Kuomintang in 1949.]

《牛津英語詞典》是一部依歷史原則編纂的巨型權威詞典,閱讀詞條就可以瞭解詞彙的演變與發展。除了詞源與定義之外,《牛津》還收錄了有關紅軍長征不同時期的 6 條"書證"(quotation),從 1937 年起至 2007 年止,時間跨度達 70 年,以此來提供更多的相關脈絡與資訊。

第一條書證出現於 1937 年,這是 Long March 最早的紀錄,出自埃德加•斯諾(Edgar Snow)的《紅星照耀中國》(Red Star over China,或譯《西行漫記》),因此斯諾應該是把"長征"翻成 Long March 的第一人。這條書證說,"這個歷史性的長征有 6000 英里遠,他們(紅軍)跨越了中國的 12 個省份,最後成功存活了下來,在西北建立了一個強大的新根據地。" [The historic Long March of 6,000 miles, in which they crossed twelve provinces of China..and triumphantly emerged at last into a powerful new base in the Northwest.]

接下來的五條書證,雖然年代、來源各不相同,不過都站在中共的角度,看待當年的這場長征。

第二條書證出自 1950 年美國的《生活》週刊(LIFE):"長征之後,就再也沒有人質疑中國共產黨真正的領導人是誰了。就是毛(澤東)。" [There was never again a question, after the Long March, about the real leader of Chinese Communism. It was Mao.]

第三條書證引自英國作家連•迪頓(Len Deighton)1967 年的《昂貴的死亡之所》(An Expensive Place to Die):"長征意味著國民黨殺了 250 萬人。" [The Long March meant the Nationalists killed two and a half million.]

第四條書證是 1972 年英國《泰晤士報》(The Times)的報導:"長征之前,周(恩來)先生擔任過若干要職,周遊各地。" [Mr Chou held a number of important posts and travelled widely before the Long march.]

第五條書證出自 1982 年,為英國著名外交官、熟知中國事務的前港督衛奕信(David Wilson)所言,這是他為《一個共產國際的特務在中國(1932-39)》(A Comintern Agent in China, 1932-39)寫的導讀:"他長征後的照片像個小老頭,牙齦皺縮。" [The photograph of him after the Long March shows a prematurely aged man with shrivelled gums.]

最後一條書證來自中國學者李小兵,是他 2007 年用英文寫的《現代中國軍隊史》(A History of the Modern Chinese Army):"李(大媽)的么兒死於長征。" [Li lost her young son during the Long March.]

綜觀《牛津》對"長征"的定義與書證,或可謂"雖不中,亦不遠矣"。長征的艱辛慘烈,共產黨的浴火重生,中共領導人的確立,都在此得到了重點的體現。

應該特別提到的是,斯諾當年作為橋樑的角色,把"長征"的英文翻成 Long March,並以其深入的寫作,影響了西方人對早年中國共產黨的認識,也讓 《牛津英語詞典》對長征做出如此精簡扼要的評價,他的角色至為關鍵,必須記上一筆。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