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October 12, 2015

徐州到商丘的驚奇之旅

今天上海《新民晚報》的文學副刊【夜光杯】刊了一篇我的文章,題為〈徐州到商丘的驚奇之旅〉,以下為見報全文。


徐州到商丘的驚奇之旅

曾泰元
  
那年,我一個台灣人獨自在中原漫行。離開了徐州,本打算直奔古都開封,後來看到旅遊攻略的介紹,才決定在商丘略作停留。

老實說,我對商丘所知甚少,看了書才知道,原來商丘是商人、商業、商朝的三商之源。書上還說,商丘是國家級的歷史文化名城,商丘古城是中國保存較為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

記得學生時代的史地學過,河南商丘的應天書院是中國古代的四大書院之一,與湖南長沙的嶽麓書院、江西廬山的白鹿洞書院、河南嵩山的嵩陽書院並列。我擬古成癡,關於商丘這些「古」字的描述,吸引了我的目光,才臨時改變計畫。

我打開中國地圖,用土方法按比例尺粗略算了一下距離,發現徐州到商丘才 150 公里左右,依平均車速每小時 60 公里來走,並考慮到市區的交通狀況,保守估計 3 個小時絕對能到。於是我出發當天早早動身,預計中午前到商丘,逛逛古城、看看書院,下午便可直奔西邊不遠的開封,當晚就在開封過夜。

孰料事與願違,我的如意算盤打得太早。

早上 8 點的班車,才出了徐州長途汽車站不久,就不斷地走走停停。我原先以為是上班上學的早高峰,碰上了堵車,後來才發現並非如此。

大型的省際班車到了出站口,站務人員依規定上車核對乘客人數,確定無誤後蓋章放行。出了站,司機由低速擋依序換擋,一切順利,誰知道不久後車子竟然慢了下來,而且還奇慢無比,幾乎與行人同速。

我還處於莫名其妙之際,乘務員就已經把車門打開,扯著喉嚨向外攬客,喊著:「商丘!商丘!」原來如此,我頓時豁然開朗!大巴還在幾個點停了下來,司機索性把引擎關掉,車長下車繼續吆喝。就這樣,從我們準時出站,到司機真正加足馬力上路,起碼又過了 1 個小時。

本以為這些插曲終於結束了,哪知道我搭上的大巴是輛慢車,走的是比高速公路低一個等級的國道,沿路停了很多小站。當時的這條 310 國道不僅路窄,而且自行車、三輪車、摩托車、拖拉機、龜速車到處都是,大大方方地佔據馬路中間,司機只得狂按喇叭,不斷被迫跨越雙黃線逆向超車,一路驚險萬分,讓我捏了好幾把冷汗。

我們在蘇、魯、豫、皖四省交界處的碭山停了下來。碭山是安徽最北端的小城,是徐州到商丘的必經之地,我以為只是個中途的休息站,司機讓大家下車活動筋骨、上個廁所。想不到司機竟悠然地抽煙,跟當地居民閒話家常,卻一直都沒有要繼續上路的跡象。後來才得知,車子出了問題,我們得換乘下一班車。

天啊,這種事怎麼就讓我給碰上了?我的行程一再延誤,到商丘都不曉得要到什麼時候了。

時間耽擱了這麼久,後來想想,好吧,人算不如天算,老天自有安排,趕也趕不來,那就從容一點,隨遇而安。這次的插曲,就當作是文化體驗,接下來的行程,不妨彈性調整,見機行事。

我臨時決定在商丘落腳,打算好好地參觀這座歷史文化名城,然而,我最期待的古城卻跟我的預期有所落差。商丘古城號稱是全中國保存較為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城牆、城門、護城河在修繕之後堪稱完好,但城牆內卻缺乏整體的規劃,環境也顯得比較雜亂。我去過山西的平遙古城,也去過陝西韓城的黨家村,頗有曾經滄海難為水之歎。

應天書院位於古城南門外,隔著護城河僅一箭之遙。聽說書院於金兵南侵時被毀,歷代重修均未能成功,現僅殘存建築供人瞻仰。也罷,時近傍晚,想必也過了開放時間,我選擇在城門上眺望,就著落日餘暉,把對書院、對商丘的美好想像,靜靜地,妥妥地,藏在心裡。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