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June 06, 2016

一路西行 尋訪陳倉古道

今天《旺報》刊登了一篇我的大陸遊記,題為〈一路西行 尋訪陳倉古道〉,以下為見報全文:

一路西行 尋訪陳倉古道

 東漢時肇建至今已 1700 多年的法門寺(曾泰元 攝)

我一個人的神州壯遊,進入了八百里秦川,來到關中的三秦故地。揮別了古都西安,我沿著渭河繼續溯流西行,目標是陝西第二大城的寶雞。

寶雞位於渭河平原西部的盡頭,對我而言,原先只是個單純的地名,並不是個必訪的聖地。這個名字純樸可愛,略顯鄉土,卻無法滿足我的文史想像。

又是一趟成語之旅

手邊的旅遊攻略介紹,相傳秦文公在此得「陳寶鳴雞」,寶雞因這「雞鳴之瑞」的傳說得名,然我孤陋寡聞,「寶雞鳴瑞」我一無所悉,完全無感。不過書上又說,寶雞古稱陳倉,「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的歷史就發生在此。這個典故如雷貫耳,電得我雙眼睜然大亮。兩千多年前的成語,如今就近在眼前,觸手可及,豈容錯過?

西安往寶雞半路上的法門寺歷史悠久,因藏有釋迦牟尼佛的真身舍利而聲名遠播,成為佛教聖地。阿嬤生前篤信佛教,作為她的金孫,我自當趁此難得機會,前往參拜祈福。

法門寺位於扶風縣的法門鎮,地理位置比較偏僻。我從西安汽車站坐上往扶風的班車,先北過渭河到咸陽,再接 104 省道西行。過了興平不遠,公路邊突然出現了「馬嵬」的路牌。馬嵬?那不是唐朝時稱馬嵬坡、馬嵬驛的古地嗎?

當年安史之亂,唐玄宗帶著楊貴妃倉皇出逃,打算西奔入蜀,行至馬嵬驛,發生了震驚天下的「馬嵬驛兵變」。六軍不發無奈何,宛轉蛾眉馬前死。玄宗受隨軍將士脅迫,無奈賜貴妃自縊。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淚相和流。唉,重色思傾國、從此不早朝的唐明皇,在貴妃的血淚中傷心斷腸,兩個人的愛情故事至此成為千古絕唱。白居易的《長恨歌》以文學的手法詳述歌詠,讀來讓人格外傷感動容。

無緣造訪楊貴妃墓

我腦子裡還在回味這段淒美亙古的悲劇性浪漫,才一眨眼,急馳的客車就在我的驚呼錯愕中,飆過了公路邊上的楊貴妃墓,遺憾至極!我這趟無緣順道憑弔,那就留待下一次再專程造訪吧。

車子在平坦單調的鄉間公路繼續西行,中午用餐時分抵達扶風縣城,我便找了家麵館,點了碗臊子麵。陝西的麵食種類繁多,臊子麵遠近馳名,據說歷史可上溯至周朝初年,以岐山一地的最為正宗,然岐山不在我規畫的行程之內,於鄰縣扶風就近品嘗,也算一嘗夙願。臊子就是豬肉丁,與其他配料拌炒成為澆頭,置於盛好的麵條上。臊子麵上浮著一層紅油,湯味酸辣濃郁,配料豐富,麵條勁道可口,來這麼一碗,三千年的歷史彷彿一下子就咕嚕嚕地進了肚子裡。

吃罷臊子麵,便搭車到城北十公里處的法門寺,下了車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座高聳的法門寺塔。此塔雖是傾圮後近年才重建的,卻莊嚴雄偉,古樸低調。史有明載,法門寺始建於東漢桓帝、靈帝之時,唐初正式定名為法門寺,寺塔也約略造於同時,眼前的寺塔是明代的規模形制,是座十三層的八角磚塔。

法門寺底佛祖真身

供奉佛指舍利的地宮就在塔下,此地宮乃唐朝的遺跡,寺方修舊如舊,按當時的狀況加以復原。我雖不是佛教徒,不過據說見佛祖舍利如見佛陀本尊,我也迫不及待地前往參拜,在保全的戒備守護中,為自己謀得了片刻的立錐之地,幫當時已年高九十的阿嬤低頭祈福。

我就在一千多年前的唐朝地宮裡,看著二千多年前的佛祖真身舍利,浸潤在這悠遠的歷史與無邊的智慧之中,隨後登塔遠眺,把這一切喜悅與天地共享。

離開法門寺,回到扶風,繼續朝西趕路,前進寶雞。到了寶雞,天色已晚,好好休息了一宿,隔天上午,便在旅館前攔了一輛計程車,直奔扼守陳倉古道的大散關。寶雞城區橫跨渭河兩岸,我們從城北往南,繼西安咸陽之後再度跨過渭河,沿著 212 省道直往秦嶺駛去。秦嶺,赫赫有名的秦嶺,那可是黃河和長江兩大水系的分水嶺、中國地理上的南北分界線啊,想不到此刻我就置身於秦嶺之中!

我們沿著山谷前行,山勢由平緩而漸趨高聳,偶有農家小鋪點綴,一派天高皇帝遠的閒適寧靜。約莫半個小時四十分鐘,我們抵達了大散關,此乃「關中四關」之一,扼守了聯絡關中和漢中的陳倉古道,與南邊的武關、東邊的潼關、北邊的蕭關,構成了春秋戰國時期秦國的四個要塞。我買了門票,登上了城關,往南望去,看到的是腳下秦嶺山谷邊上的川陝公路和寶成鐵路,卻不見千年的古棧道,想必早已朽爛損毀,淹沒在蔓草之中了。

遙想當年楚漢相爭

《史記‧高祖本紀》有載,公元前 206 年,劉邦攻下了咸陽,項羽封其為漢王,遂帶領人馬前去南鄭。劉邦採大將韓信之計,途中故意燒毀棧道,以示其不回關中、不爭天下之決心,藉此降低項羽的戒心。後令樊噲假裝明修棧道,引項羽大將章邯帶兵加強防禦,卻又讓韓信帶大兵由陳倉小道入秦與樊噲合擊章邯,章邯兵敗,漢軍奪取大散關,奠定了楚漢爭霸劉邦的利基。

此行在西安「涇渭分明」的探險之旅以驚險告終,這次寶雞的「明修棧道,暗渡陳倉」可順利多了。我站在大散關之上,居高臨下,兩千多年前的歷史,彷彿就在我眼前活生生地上演。

(曾泰元/東吳大學英文系主任)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