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November 19, 2015

台語?閩南語?

今天廣州的《南方周末》刊登了一篇我的專欄文章,題為〈台語?閩南語?〉,以下為見報全文。


台語?閩南語?

曾泰元

微博上曾經有過一張《台灣與大陸用語對照表》,當時網友還熱烈轉載。有好幾個大陸網友不確定表中所言是否屬實,留言問我。我瀏覽了一下,發現絕大部分都對,然而個別詞語有誤,一般是過分簡化,如台灣的「土豆」就是大陸的「花生」(peanut)。事實上,台灣的國語跟大陸的普通話一樣,peanut 都是叫「花生」的,「土豆」是閩南語的說法。這也難免,簡易的對照表畢竟無法面面俱到。

另有一條說,台灣的「台語」就是大陸的「閩南語」。是嗎?差不多是的,在台灣,「閩南語」的確常稱為「台語」(其他說法從略)。這個「台語」當然不是大陸西南與東南亞諸民族講的「台語」(Tai),而是與廈門話十分接近、台灣閩南族群最主要的漢語方言「台語」(Taiwanese)。

弔詭的是,這個台灣最通行、大家都慣用的「台語」,始終沒有得到官方的認可。台灣教育部網上的《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只收錄了「閩南語」和「閩南話」,國語推行委員會採用的則是折衷的「台灣閩南語」。

當今英語世界最大、最權威的語言學工具書當屬《語言與語言學百科全書》(Encyclopedia of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在其包羅萬象的 14 冊巨著中,有一篇探討台灣語言現狀的專文,作者是日本關西學院的 DeChicchis 教授。他在此文第一段的後三分之一處,明顯跳脫了學術的客觀與中性,寫出了隱含個人價值判斷的語句:

有些人用「台語」來指稱台灣的一種語言。然而講得好聽一點,這些人是所知不足,講得難聽一點,這些人根本就是沙文主義者。(筆者譯,原文從略)

用「台語」是沙文主義的展現?我們不妨先試著從傳統的「閩南語」說起,才能瞭解「台語」這個說法出現的背景。

有學者聲稱,「閩」字裡有個「虫」,與蟲蛇有關,是中國古代南蠻的一支,為地處邊疆、尚未開化的少數民族,有貶抑與歧視的負面含意。

另外,閩南語在台灣四百年,融入了許多荷蘭語、日語及台灣原住民語,使得台灣的閩南語跟祖籍地的閩南語有了顯著的不同。當然,部分台獨人士想要借此切斷與大陸的臍帶,也不無可能。

如此看來,使用「台語」或可避免部分學者所謂負面的聯想,也似乎能夠彰顯這個語言在台灣四百年融合發展的獨特性。然而「台語」的說法卻又陷入了另一個截然不同的窠臼。

台語又稱台灣話,用「台灣」這個地名來概括指稱此地的單一語言,事實上並不妥當。台灣是個多語社會,舉凡原住民諸語言、客家話、閩南語、乃至於晚近的國語,都應該視為廣義的台灣話。在台灣用「台語」來指稱傳統的閩南語,對同在這塊土地上生根發展的其他語言而言並不公允,難怪此舉會被日本學者批為沙文主義。

名不正則言不順。傳統的「閩南語」和目前常用的「台語」該如何取捨?我們不妨借鑒英文,看看他們如何處理類似的情況。英文(English)源自英格蘭(England),最初是盎格魯人(Angle)的語言,隨著移民而遍佈世界各地,雖融合了當地的特色也有了各自的發展,卻不見它改名換姓。美國人不講美文,加拿大人不講加拿大文,澳洲不講澳洲文,紐西蘭也不講紐西蘭文。這些英語系的國家都講英文。

從英文的例子回過頭來觀照閩南語,就能減少許多不必要的糾葛。閩南語源自閩南,來到台灣還是閩南語,沒有必要因為台灣的閩南語發展出不同於原生地的特色,就必須換個名稱「以正視聽」。

另外,「閩」字在古代或許給人蠻荒的聯想,但語義並不是一成不變的,由貶轉褒的例子俯拾皆是。英文最經典的例子當屬 nice,它源自 nescient,本義是「無知」,現在則意味著各種的「美好」。中文的「霸」原指強橫無禮、仗勢欺人的壞蛋,近年來竟搖身一變,成為如「學霸」般讚美他人厲害的詞彙元素。

然而,語言畢竟是眾人約定俗成的產物,不是哪一個人說了算,更何況一物多名、一名多物也都是語言的常態,有關「台語」與「閩南語」的糾葛,我們就放寬心,順其自然吧。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