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June 21, 2015

匆匆淮安行

今天,江蘇淮安的《淮海晚報》刊登了我的〈匆匆淮安行〉,以下為見報全文:


匆匆淮安行

曾泰元

數年前,我任教的東吳大學給我休了一年的長假,我選擇到南京生活沉潛,讀書旅遊。剛到南京不久,我的心就躁動了起來。

我是傳統上的本省人,祖先從閩南到台灣安家落戶,至今已經好幾代。我從小讀國文,念中國史地,唱大時代歌曲,聽外省長輩訴說他們家鄉的故事,對神州大陸就有著一份化不開的嚮往。

那次能在大陸住上這麼長的一段時間,對我來講簡直是天上掉下來的禮物,於是規劃了一趟神州壯遊,打算從南京出發,到中原、華北、西北走一圈,深度體驗北方的黃河文明。我的首站是蘇北的淮安。

老實說,淮安這個名字,我一開始覺得陌生。以前中學上地理、歷史,課本好像只有淮陰,沒提過淮安。後來看了資料才明白,原來淮陰和周邊縣市的地名與隸屬,在不同時期經過了多次的更迭調整,難怪我有如此的困惑。

淮安市區綠蔭夾道,水多河多,第一印象就是個靜謐悠閒之地。淮安城北有淮河穿城而過,山北水南為陰,老城在淮河之南,因此舊名淮陰。由於歷史上黃河奪淮之故,目前市區的淮河故道曾為黃河河道,之後黃河又幾經改道,最後由山東出海,因此這條淮河故道也稱做廢黃河。廢黃河這個名字給人一種傾圮頹敗的聯想,不過事實上,現在市區的廢黃河已開發成生態公園,綠樹河水相映成趣,另有一番滋味。

淮安淮安,淮水永安。歷史上淮河水患不斷,淮安古城的標誌性建築鎮淮樓,想必就是人們為了鎮壓淮河水患,祈求上蒼所做的願望投射吧。

到淮安之前,南京的朋友都告訴我,到淮安一定要去看周恩來。據說大部分來淮安旅遊的人,也都把看周恩來列為第一優先。我當然也從善如流,不過卻避開了占地廣、人氣旺的周恩來紀念館,選擇了周恩來故居,在閒適安逸的氛圍中,去探望這位大陸民眾口中人民的好總理出生、長大的地方。

此外,還有我感興趣的,是韓信故里。

韓信是淮陰人,史稱淮陰侯,乃秦末漢初的知名軍事家,用兵才能卓絕,為劉邦大將,幫助劉邦打敗項羽,建立漢朝,立下汗馬功勞。小學時上數學課,碰到餘數問題,題目總以韓信點兵作為開始,讓我在懵懂之年,就對這號人物印象深刻。

位於淮安城南,北門大街、西門大街、東門大街的三岔路口,矗立著一塊漢淮陰侯韓信故里的石碑,讓我第一眼看到,孺慕之情便油然而生。

太史公司馬遷是我十分景仰的歷史人物,他的《史記》為韓信作了《淮陰侯列傳》,記載了這位元西漢開國功臣一生的事蹟。在城南一隅,就有著許多韓信知名事蹟的遺址。

韓信早年貧困潦倒,常年寄人籬下,吃人閑飯遭人嫌惡。他在城下釣魚,一名漂母看他可憐,好心接濟,免費供他吃喝。韓信功成名就之後回到淮陰,不忘舊恩,以千兩黃金回報。如今韓信當年的釣魚處韓侯釣台悠悠地佇立在湖濱水邊,一旁的漂母祠緊緊相隨,默默地志記這段 2000 多年前的忘年恩情。

韓信在淮陰最著名的軼事,當屬胯下之辱。韓信微賤時,曾受一名無賴少年的羞辱,被迫當眾從他的胯下爬過。後來韓信封王后找到此人,寬大為懷,非但不計前仇,反而賜他中尉之職。現在城南有個胯下橋,據說就是韓信當年的受辱之地。我乘興而往,卻只見一個新搭的簡陋牌坊,坐落在一條無名小街的入口,無橋可尋。我也只能仰望牌匾,憑弔此一歷史典故,反思韓信能屈能伸的大丈夫氣概了。

淮安也是《西遊記》作者吳承恩、《老殘遊記》作者劉鶚的故鄉,但對於我這個喜歡擬古的人,明清二代畢竟還不夠古,周秦漢唐才是我心靈的嚮往,加上行程已經耽擱,因此二位大文豪的故居只好割愛,留待來日有緣再訪吧。

(作者係台灣東吳大學英文系主任、林語堂故居執行長)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