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April 19, 2015

還有人在用火星文嗎?

今天台灣《蘋果日報》刊了一篇我的評論文章,題為〈還有人在用火星文嗎?〉,以下為刊出全文。


還有人在用火星文嗎?

曾泰元(東吳大學英文系主任、林語堂故居執行長)

世界上最大的漢英詞典《中華漢英大詞典》今夏即將出版,此乃當代大陸的英語大師、復旦大學教授陸谷孫主編,數十名專家學者通力分工,嘔心力血之作。

陸谷孫定下的編纂原則為「上不封頂、下不保底、四周無牆」,因此俚俗兼顧,古今通收,台灣、港澳、海外的各式中文也會盡量納入,目標是「查得率要高」,希望能滿足一般讀者對詞典最簡單、最卑微的需求,讓他們想查什麼都能查到。

我與陸谷孫教授一直都有聯繫,日前我赴上海參訪,到復旦大學演講,會後前往宿舍探望,獲贈《中華漢英大詞典》試印本一冊,他希望我出力指謬,使之完善。回台之後,我就收到執行主編寄來的電子檔,要我特別針對台灣詞條的部分增訂挑錯。我身兼東吳大學英文系主任、林語堂故居執行長二職,行政、教學兩頭忙,為了不辱文化使命,一有空便逐條研讀,多方求證,希望將來詞典正式發行時,台灣特色的詞彙能夠盡量呈現,正確英譯。

翻著翻著,我看到了「火星文」獲得收錄,並合理地譯為 netspeak(字面義為「網路用語」)和 textspeak(字面義為「簡訊用語」),與我多年前的看法不謀而合,深感欣慰。十年前,火星文紅極一時,年輕族群為之瘋狂,學測的國文考科甚至還將之入題,要考生改寫為規範的中文,引發社會各界的議論。

火星文有個經典之作 orz,是一個「失意體前屈」的表情符號,代表的是一個人屈膝跪地磕頭的象形圖案,十分傳神。當時有台灣的鄉民把它當成英文單字加以 kuso,按照英語構詞法的規律,造出形容詞 orzistic 以及其他相關的詞類變化,此舉還登上了主流媒體。我投書表達保留意見,鄉民於是在網上註冊了 orzistic,成立了推廣協會,多年過去,至今了無聲息,看來已經人去樓空。

滑世代的通訊方式日新月異,火星文風光不再,各式貼圖異軍突起。20 年前因呼叫器而紅透半邊天的數字語(如 520)和字母語(如 LKK)殷鑑不遠,10 年前的火星文曾經讓年輕人著迷,讓家長老師頭痛,如今似乎已明顯退燒,使用率大不如前。

時代的巨輪在滾動,語言的時尚在變化,鑒往知來,對於這一切,我們平常心便是。

(本文稍後亦為Ettoday東森新聞雲所轉載)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