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July 07, 2014

在威海衛追憶甲午戰


今天台灣的《旺報》登了一篇我的文章,題為〈在威海衛追憶甲午戰〉。編輯大人一字不刪,讓原稿得以完整呈現,實屬難得。

在威海衛追憶甲午戰

今年歲次甲午,適逢中日甲午戰爭 120 周年。清軍戰敗後向日本議和,所簽訂的《馬關條約》把台灣割讓給日本,從此台灣進入了為期 50 年的日據時代。

也是因緣際會,我日前正好有機會一訪山東威海(舊稱「威海衛」),親臨清政府第一支新式海軍「北洋海軍」的誕生地劉公島,遠眺數年後甲午戰爭關鍵性的黃海海戰現場。望海憑弔,撫今追昔,感觸良多。

北洋海軍誕生地
6 月下旬,我受邀到山東煙台,在魯東大學舉行密集的學術講座。講座結束,校方安排我到煙台以東近一個小時車程的威海,再轉搭 15 分鐘的渡輪前往劉公島。

劉公島我是知道的。山東花了大筆銀子在打旅遊廣告,「好客山東」這 4 字廣告詞經常在我耳邊迴響。山東的旅遊廣告在介紹威海時總以劉公島為代表,而劉公島在廣告裡給人最深的視覺印象,就是一座臨海的雄偉塑像,頭戴清朝官帽,手持長筒望遠鏡,背後的披風高高揚起。我的歷史知識淺薄,後來經隨行的老師提醒方知,原來劉公島是近代中國海軍的誕生地。

煙台到威海的高速公路寬敞便捷,下了高速公路沿著筆直的世昌大道前行,便逐漸進入威海市區。司機說,這條世昌大道有 10 公里長,紀念的是清朝末年著名的海軍將領、甲午戰爭時壯烈殉國的鄧世昌。聽到這兒,我才豁然開朗,腦子裡立刻產生了連結,一個近代中國重要的歷史人物,就這樣從學生時代的課本裡又活了過來。

世昌大道走到底就是黃海海邊,在與橫向的海濱北路交會的丁字路口,矗立著一座高聳、ㄇ字形、狀似巴黎凱旋門的玻璃帷幕建築,正式名稱是幸福門。不過司機笑說,威海當地人都把它戲稱為「肛門」,而筆直的世昌大道就是通往肛門的「大腸」。民間的智慧,令人莞爾。

我們在丁字路口左轉,馬上就到了渡輪碼頭,坐上渡輪一刻鐘即抵劉公島。下了船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旅遊廣告裡的那座標誌性的雄偉塑像,原來這塑像是甲午海戰紀念館的一部分。這間新造的紀念館巧妙地結合了船與人,把象徵北洋海軍船艦的主體建築與巍然矗立的北洋海軍將領塑像融為一體,曾被譽為 20 世紀的中華百年建築經典,難怪成了劉公島的形象代表。

歷史教訓永流傳
根據歷史記載,1888 年北洋艦隊在山東威海衛劉公島正式成軍,丁汝昌為北洋海軍提督。25 艘軍艦均購自先進的英、德兩國,官兵 4000 餘人的軍事訓練也由英、德教習主持,其實力一度居亞洲第一,曾讓當時野心勃勃的日本海軍聞風喪膽,為之恐慌。據說後來日軍發現,北洋海軍的官兵把衣服晾在主炮炮管上,軍紀渙散,因此大膽預測清軍必敗。當時清政府的內部問題叢生,3 年內未曾增購一炮一艦,既有的船艦武器也多所不堪使用,加上北洋海軍官兵的生活腐敗,吃喝嫖賭樣樣都來,因此在甲午一戰被日本海軍重創,全軍覆沒。

北洋海軍的主要歷史遺跡與甲午戰爭相關的文物都集中在劉公島的西南角,包括中國甲午戰爭博物館、北洋海軍提督署、丁汝昌寓所、水師學堂、鐵碼頭、炮台。我實實在在地走了一遭,向著眼前的黃海眺望,那二甲子前煙硝瀰漫、戰況慘烈的海上戰役,彷彿就如海市蜃樓,繼續在遠方上演。

我走到北洋海軍提督署突然想到,過世不久的三姑丈也是海軍,他左營海軍官校 44 年班畢業,中華民國海軍上校退役,不曉得是否到過劉公島,探訪過這近代中國海軍的搖籃?如果沒有,那外甥幫你去了,外甥也幫你緬懷了。

(曾泰元/東吳大學英文系主任、林語堂故居執行長)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