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June 09, 2014

低頭族的英文怎麼說

低頭族是個全球各地都有的社會現象,所傳達的概念不只現在鮮活,將來可能還會持續好幾年。

今天台灣《蘋果日報》登了一篇我的評論,題為〈低頭族的英文怎麼說〉,在網上貼出短短 6 個小時,瀏覽人數就已經衝破 16,000,這在評論文章算是比較少見的。

低頭族的英文怎麼說

曾泰元(東吳大學英文系主任、林語堂故居執行長)


台北捷運發生隨機殺人事件之後,據說捷運乘客變得比以往警覺,滑手機的低頭族比以前少了許多。


「低頭族」的英文怎麼說?在最近的一次中英翻譯會議上,這個話題竟意外引發了討論。


「國家教育研究院編譯發展中心」舊稱「國立編譯館」,下設「雙語詞彙審譯委員會」,我是八個專家委員之一。我們定期開會,討論各單位送審的中英雙語詞彙,公布的英文翻譯就會被視為國家層級的參考標準,因此大家都兢兢業業,深怕有辱使命。有時一個中文詞彙的英譯,因為要費心思考,仔細推敲,所以經常要耗費多時。


上次會議結束後,負責本委員會的研究助理拋出了一個問題:低頭族的英文怎麼說?我之前聽聞過 phubbing(當低頭族),也閱讀過相關的文獻,但在場四位來自英國與美國的資深外籍專家均表示毫無所悉。他們認為,東方社會喜歡創造新名詞,西方社會則相對沒那麼熱衷,因此歐美雖也有自顧自低頭滑手機的現象,但好像還沒聽過英文有什麼固定的說法。


那次低頭族的討論不是正式的名詞審譯,而且我也有急事必須先行離開,因此有些想法只能暫時先擱心裡。


外籍專家的反應可以理解,因為 phubbing 是個剛出爐不久、影響力還有待觀察的新詞,是兩年前澳洲的詞典學家、填字遊戲高手、以及幾位作家攜手合作、腦力激盪出來的成果。講英文的澳洲地處大洋洲,鄰近亞洲的南緣,這樣獨特的地理位置讓他們有機會成為亞洲和英美的中介橋樑。澳洲對亞洲的文化或比歐美敏銳,但在英語世界的地位卻處於相對弱勢。他們刻意新造了 phubbing 這個詞彙來描述低頭族,並藉由媒體積極宣傳,不過英美的主流社會似乎還不太買帳,知名度與影響力也尚未明顯擴散。


然而,澳洲人的敏銳催生了 phubbing 這個字眼,正好能夠滿足我們對「低頭族」英文的需求。phubbing 的基本型態是 phub,是 phone(電話,此指手機)和 snub(冷落、不搭理)分別取頭尾兩個字母所構成的混成詞,指的是只顧著滑手機而冷落旁人的一種行為。講得清楚一點,phub 是個動詞,意為「只顧著滑手機而無視他人的存在」,phubbing 是動名詞,意為「當低頭族」,phubber 是名詞,意為「低頭族」。


不論承認與否,只要我們常用手機,就極有可能忙著滑手機當起低頭族,更有可能受到低頭族的冷落而「被低頭族」。在當前這個手機串起世界的社會裡,低頭族無所不在,倖免的只是少數。在車上、在餐廳裡、在開會中、在休息時間,在不同的社交場合,許多人本能地就掏出手機,當起低頭族。英文新造的 phubbing,適時填補了當今這個社會現象的語言空缺。


根據學者研究,許多人寧可冷落身旁的親友,卻無法忽略手機的訊息。更令人憂心的是,多數人似乎都沒有意識到自己是低頭族,更不知道低頭族的行為無形中造成了人際關係的疏離,而人際關係的疏離可能會有深遠的影響。


低頭族是個全球各地都有的社會現象,所傳達的概念不只現在鮮活,將來可能還會持續好幾年。源自澳洲、英文新造的 phubbing 目前的接受度雖然有限,卻能精確反映時代的脈動,說不定不久之後就會受到英語世界廣泛的認同而一夕爆紅,就如同另一個源自澳洲的 selfie(自拍)一樣,最終成為牛津詞典的年度詞彙(word of the year)。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