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February 16, 2014

春天吃潤餅,popiah 進英文


今天廣東深圳的《晶報》登了一篇我的專文,題為〈春天吃潤餅,popiah 進英文〉。原稿被編輯略加刪節,以下刊出的是未遭刪節前的原稿:

春天吃潤餅,popiah 進英文

曾泰元

春節剛過,台灣有些家庭會把剩菜用潤餅皮加以包裹,將之捲起以雙手握食,象徵惜福知足,年年有餘。

另有些家庭習慣在清明節吃潤餅,此習俗咸信源自明清時代。昔日清明掃墓時,田裡插完秧,農忙告一段落,一家人便趁著祭祖吃潤餅。

根據學者考證,早在唐朝就有立春吃春盤的習俗。春盤又稱春餅、春捲,也就是潤餅。年代更久遠的寒食節落在清明節前一、二日,古人值此節日習吃冷食,潤餅冷食的傳統可能與此有關。

不管如何,春天吃潤餅是許多台灣家庭的傳統,是許多台灣人共同的味蕾記憶。

我是雲林虎尾人,兒時家裡總要在春天時節擇日圍桌,自製潤餅。大夥兒人手一張皮薄Q彈的潤餅皮,桌上擺滿了豐富多樣的內餡,如豆芽菜、高麗菜(卷心菜)絲、紅蘿蔔絲、豆干絲、筍絲、香菜、雞蛋絲、焢肉(紅燒肉)、蝦仁。我們就在滿桌或葷或素的菜色中,挑選自己想吃的餡料,豐儉由人,即興創作,用筷子挾到餅皮中,最後撒上點花生粉和糖粉,再緊緊地捲起快要爆餡的潤餅,用雙手牢牢握住,張大嘴巴,一口一口地咬下。

潤餅也叫薄餅,幽默大師林語堂的二女兒林太乙在其《林家次女》中就寫道:我們每天進進出出的忙碌,有一晚姨母在桐姐家裡做薄餅,請我們吃。廈門的薄餅,在我所看過的書和食譜都沒有人好好的讚頌過。林語堂的家人提到家宴,總不忘說起薄餅。

大家或許有所不知,英文有個來自閩南語的詞彙popiah,漢字寫成 薄餅,就是台灣人慣稱的 潤餅。英語世界最大、最權威的《牛津英語詞典》(The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已經收錄了 popiah,簡單把它定義為 a spring roll(一種春捲)。根據牛津的書證,popiah 1986年首度見諸英文的文獻(當時拼作 popia),出現在舉足輕重的美國《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

I was hooked by the very first menu, one for the Chinese New Year, consisting of red-cooked chicken wings, spicy Sichuan cucumbers and a type of spring roll called Amoy popia. 我一下就被第一份菜單所吸引,那是份中國新年的菜單,上面有紅燒雞翅,川辣黃瓜,還有一種叫做廈門薄餅的春捲。(筆者譯)

如今社會變遷,台灣人在家包潤餅的習俗已逐漸遠去,令人感歎。反而是台灣各地夜市總會有那麼一攤,堅守賣潤餅的本分,成為夜市小吃多元特色的重要一員。

近幾年來由 南村落公益組織、台北市政府文化局、以及林語堂故居合辦的 春天潤餅文化節延續了這個傳統,並加以推廣深化,讓這個台閩重要的飲食文化得以發揚光大,令人寬慰。

(作者為台灣東吳大學英文系主任、林語堂故居執行長)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