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May 26, 2013

菲律賓的英文

今天《自由時報》刊登了一篇我的投書文章,題為〈新生國小的菜英文〉。我看到這樣的標題和內容頗感驚訝,報社為什麼要這樣處理呢?

我在此澄清,此聳動的標題為報社編輯所下,與我無關。我原文自訂的標題為〈菲律賓的英文〉,內容也沒有點名新生國小,只在給報社的電郵中用括弧說明,以示負責。


我讀畢刊出後文章,發現原稿經編輯刪節後,凸顯了尖銳和指摘,令我惴惴不安。為呈現原貌,茲將投給報社的原稿張貼於下:

菲律賓的英文

文/曾泰元(東吳大學英文系副教授)

這些日子以來,台菲關係因「廣大興 28 號」事件而惡化。媒體報導,電視主播張雅琴在臉書以英文發飆,砲轟菲律賓說謊。網友誇她有種,不過同時也感嘆台灣能用英文嗆聲的人太少,對外發聲力道明顯不足。

台灣上下對英文的重視,所花的時間,在全世界可謂名列前茅,然而多數大學生英文學了十年以上,各種英文能力檢測的結果卻每下愈況,早已引起了媒體與社會普遍的關注。

我們習慣批評學生,責怪學生不長進,卻很少把矛頭指向老師。《三字經》說:「教不嚴,師之惰」。教育專家也曾說過:「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學生的表現是果,我們老師不會教、沒教好是因。我也是英文老師,我們對此更應該深切反省才是。


多年前我路過台北市某所著重英語教學的標竿小學,看到校園內圍牆邊立了根外國國名的路牌,學校用心良苦,想必是作為情境教學之用。我在牆外看到了路牌上的四個國家,然而四個就錯了兩個,而且這兩個都是跟我們密切相關的。其中之一是目前衝突的焦點、我們的南鄰菲律賓,另一個是 17 世紀曾經殖民過台灣近 40 年的荷蘭。菲律賓的 Philippines 少了個 e,被誤植為 Philippins,荷蘭的 Netherlands 少了個 s,成了 Netherland,到現在竟然都還沒有更正。

雖說這可能是發包施工時的手民之誤,不過多年來學校、老師視而不見,得過且過。我們上樑不正,又如何能理直氣壯的要求下樑站得多直呢?台灣整體的英文不夠好,無法在關鍵時刻對外發出應有的聲音,我們的學校、老師是否該負起一大部分責任呢?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