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April 23, 2012

國教加考英聽 打好英語基礎


國教加考英聽 打好英語基礎

聽、說、讀、寫 聽為首 還原學習原貌 讓考試發揮引導英語教學的影響力

教育部宣布,十二年國教上路後國中畢業生要舉行會考,而會考的英文科則要加考英聽。此舉引起了軒然大波,家長的批評聲浪不斷,但教育界一般認為,這只是還原學習原貌。

傳統上,語言學習要掌握聽、說、讀、寫這四項語言技能。其中「聽、讀」是所謂的接收性技能 (receptive skill),被動地接收語音與文字的輸入,而「說、寫」則是產出性技能 (productive skill),主動地產出語音與文字,做語言的輸出。說寫這兩種語言活動較為進階,需要先有良好的聽讀鋪墊,才有機會產生令人滿意的結果。

簡言之,聽讀是基礎,基礎打得好,後來的說寫才能更上層樓。現在的國中基測在學生的基礎英語能力上做檢測,似乎只強調讀的部分,完全忽略了聽的向度。在考試領導教學的思維下,不考的不教,即使九年一貫的英語課綱明訂聽、說、讀、寫都必須教授,不考的「聽」,其命運如何,實在令人不敢樂觀。更為進階的說寫,需要紮實的聽讀基礎才能學得好,如果連基礎都顧不了,如何學習進階的技能?

如今教育部接受心測中心的規劃,還原語言學習本來的面貌,並借力使力,讓考試領導教學發揮它的影響力,還給語言學習中「聽」該有的地位,是個正確合理的決定。正本清源之後,其他技術上的問題,如師資、設備、時數、分班等,主管單位應該盡力幫忙解決才是。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我在大學英文系從事教職,曾參與學測、指考的閱卷工作多年,發現高三考生有很大一部分放棄或半放棄英文。這些高三生在進入大學之後,英文程度多半不進反退,即使學校設立了英語畢業門檻要求他們,輔導他們達到該有的最低水準,也多半難以力挽狂瀾。部分有意深造者雖主動前往補習班充實加強,希望能在接下來的托福、雅思、多益考個好成績,也未必能夠如其所願。

高中生英文程度普遍低落的問題其實在國中已經出現,甚至早在國小就有跡可尋。從大學推到高中,從高中再推到國中,諸多問題實則環環相扣。台灣這麼重視英語教育,國中階段的紮根品管,勢必得盡力做好。亡羊補牢,猶未晚矣。
《人間福報》投書版,2012 年 4 月 23 日 星期一
曾泰元(台北市/東吳副教授)

1 comment:

Yating said...

Great article! I showed my students toda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