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June 29, 2011

上海人在台灣:太太在香港明報的文章

今天的香港《明報》刊出了太太寫的文章,原文重現如下:

世紀.兩人.兩岸:上海人在台灣

2011 年 6 月 29 日

【明報專訊】編按:台灣要開放大陸自由行了,來往兩岸的人將愈來愈多。不過,其實早已有一類「內地新娘」移居台灣,在寶島與丈夫生活;她們受過高等教育,在台灣感受另一華語世界的文化,別有體會。去年,上海女子陳蓓與東吳大學英文系副教授曾泰元共諧連理,本版邀請陳蓓分享她眼中的台灣,先從書、電影與歌曲談起。

去年的六月,時值初夏,我離開了出生和成長的上海,來到一個陌生卻讓人充滿期待的島嶼,只是因為愛,轉眼間已是一年。這一年間,淚水與歡笑一同走過,縱然對上海有著百般的眷戀,對家人有著萬般的牽掛,但我知道,這裏已是我的家。台灣,這個婆娑之島將是我生命中第二個重要的驛站。

台灣對我而言,早期是通過於梨華、席慕容和三毛的書,林青霞、瓊瑤的電影,羅大佑、李宗盛的歌,近年來則是在鳳凰台看陳文茜、趙少康的節目,點點滴滴拼起我的台灣七巧板。

大約是受陳丹青文章的影響,溫良恭儉讓,是我來台之前對台灣的最基本的印象,這也有來自我們家一個親戚的原因。上世紀 90 年代初,我的一位長輩自台返滬探親,陪伴他的是一位中年的台灣女士。在外表上,她相當地有禮貌,相當地客氣,不時地露出笑容,不時地欠身打招呼,這是我接觸的第一個台灣「本省」人,的確是溫良恭儉讓。之後我偶爾接觸到幾位台灣人,但都是工作上的客戶,為數不多。我長期在百貨公司和超級市場做買手,最早是在先施公司,接觸到的香港人不少,沒想到卻嫁了個台灣人。

「陸配」的台北印象

雖然一道淺淺的海峽把兩岸分隔了幾十年,但我們畢竟有同宗同源的文化,一樣的面孔,一樣的語言,我想應該還是容易適應的吧?在這裏實實在在生活之後才發現,雖然我們講的語言基本相同,但台灣的國語和內地的普通話,不但在語氣語調上有明顯的差別,更多的還是文化上的差異性。

軟綿綿的台灣國語,加上幼齡化的用詞,聽上去真像是置身瓊瑤連續劇,真是好好玩耶!

我們從小都把生活在台灣的人稱之為「台灣同胞」,但當我踏上這塊嚮往已久的寶島時,才知道台灣習慣把大陸稱為「對岸」,把我們這些跟台灣同胞結婚的人稱為「陸配」……

台灣社會裏的確有許多的溫良恭儉讓,整體的素質比大陸好出許多,這是毋庸置疑的。政府機關裏的公務員大多親切友善,在公共場合大聲喧嘩的極少,汽車多能主動禮讓行人,也很少亂按喇叭,在捷運公車上主動讓位的頗多;好的地方俯拾皆是,不勝枚舉。

有一次我和先生小曾去看電影。因為時間有點緊了,他拉著我往裏趕,可能步伐稍微大了些,這時,本來和我們平行的兩位小姐有一位停下了腳步,瞄了我們一眼,對她的同伴說:「我們慢點走,不要像大陸人一樣……」

我想到了動輒拿大陸做比較的部分普羅大眾,動輒喜歡把「我們是民主社會」掛在嘴邊的某些名嘴。真正成熟的社會,是不是應該更為寬和,更加包容?

我知道,和上海經濟起飛不相稱的是上海的軟體,每當有人指責上海人文明素質差時,總讓我暗自慚愧。但我也知道,一個社會歷盡動盪和運動之後,國民的素養,社會的文明,是需要時間來修復的,加上客觀的因素,人口的眾多,也許需要幾代人的努力。

小曾不只一次跟我說過:「你們大陸的收銀員都是把零錢甩在櫃台上,扔給客人的,我們台灣都是遞到客人手上的。」當我在台灣切身感受到優良的服務之後,更是期盼上海的軟體也能有所進步。上海,我最愛的上海,生我養我的故鄉,請讓我為你驕傲——不只是因為你的美麗。

台灣不但服務意識強,而且還很擅長行銷。報上經常有推廣各縣市的十大伴手禮,十大牛肉麵,十大○○○,以至於我滿腦子都是:到了台灣一定要大快朵頤,滿大街好吃的都在等我呢!小曾也不辱使命,經常興致勃勃地帶我東逛西逛,在大街小巷間穿梭找吃。台灣的冰品真是女人的至愛,士林夜市辛發亭的芒果雪片冰,融化在舌間的纏綿,牽起柔情萬千,恰似撥動心底的琴弦。

「上海人走到哪裏都是上海人」

至於台灣糅雜了大江南北各省風味的菜餚,我倒沒有什麼特別的感覺。不像在香港,總是有令人讚歎的美味,無論是高級飯店還是街邊食攤,都是可口無比,不由人不讚歎:香港的東西真好吃!大概廣東菜對上海人的胃口。

百多年來廣東菜在上海有著很重要的地位,新雅杏花樓至今還是上海餐飲的老牌子。中秋節前夕,上海總是鋪天蓋地的廣式月餅,但台灣人對月餅的興趣似乎遠遠不及。去年小曾跑了好多地方,才在頂好超市(Wellcome Supermarket)買到了一盒蓮蓉蛋黃的香港美心月餅。一個在台灣的老上海說,他最愛吃的是廣式月餅,最好是4個蛋黃的!上海人走到哪裏都是上海人。

很多人都說上海菜是濃油赤醬, 紅燒肉之類的當然要濃油赤醬才好吃,但大部分的上海菜是清淡的,至少我周圍的上海人家是這樣的。現在廣泛意義上的上海菜是由本幫菜、寧波菜、杭幫菜、揚州菜、蘇州菜等各色江浙菜系組成,作為一個資深的移民城市,祖籍決定了這個上海人家的菜或甜或鹹。

雖然台灣有很多上海菜和江浙菜,但是大部分的台灣人還是喜歡自己的家鄉風味。的確,台灣也有很多在地的特色佳餚。在烏來老街,豐富的野菜令人大開眼界,單單聽名字就已是很稀奇了:百合花苞、過貓、茴香、山蘇、川七、晚香玉筍、龍鬚菜。最特別的是一盤珠蔥,居然就是上海人炒菜時加蔥加薑的「蔥」。蔥,在台灣竟然可以是一道招徠遊客的特色菜。

河海鮮自然也是台灣的特色,如:肉魚、虱目魚、土魠魚、烏魚子、蚵仔……,這些和上海人所熟悉的海產品風格迥異。上海雖不產海鮮,但有寧波、連雲港源源不斷運來的東海海鮮,不只新鮮,品種也多:海瓜子、蟶子、蛤蜊……。單單蛤蜊就有文蛤、花蛤、腰蛤等五、六個不同的花樣。

江浙一帶河道水渠星羅棋佈,湖泊池塘無所不在,所以上海人自幼就愛吃活魚活蝦。或許是因為飲食習慣不同,台灣的菜市場極少看到活魚活蝦。據說青年公園旁的環河南路果菜市場頗多,但因為路途稍遠,我們還未曾去過。我們只在主打各式熟食與大陸食材的南門市場,看到過為數不多的活魚,如鯽魚、草魚、黃鱔之屬,聊以慰藉。

品嘗台北

嘴特別饞的時候,小曾就帶我去紅豆食府,點上一份上海特色的清炒河蝦仁。蝦仁雖然不大,但畢竟是鮮美的河蝦,蘸著鎮江醋,我一口氣可以吃上兩碗白飯,著實讓我一解饞佬蟲。那裏的蔥油海蟄頭也不錯,配的蝦醬不曉得是台灣口味還是南洋口味,和海蟄頭蘸鎮江醋吃的江浙習慣很是迥異。去年耶誕節前去迪化街買海蟄頭,只買到了泛著白色的,問他們好一點、深色的(台灣叫紅海蟄頭)有嗎,店家說紅海蟄頭只有過年時節才有。想想這個在上海隨時都有得買,滬台兩地飲食習慣還真是大不同呢!

七月要就回上海過暑假了。幾次滬台間往返都是在香港轉機,雖然沒有出機場,但我還是很喜歡在飛機降落時,趴在窗邊俯瞰香江。1996 年第一次去香港時,有天黃昏坐在遊覽車上,不知駛過哪裏的海邊,藍藍的海水在夕陽下波光瀲灩,海邊的摩天高樓,疊現出令人留戀的都市風情。到了台灣,看到灰撲撲的城市略感意外。不過,還好,有個黃昏,也是黃昏,在中山北路上,樟林大道,迤邐的光線,把晶華酒店老爺酒店一帶映襯得美輪美奐。慢慢地徜徉,體驗台北的韻味,不經意間發現台北之美,歲月的大幕才徐徐拉開。

作者簡介

陳蓓,上海人。在上海出生、成長、讀書、工作,2010 年隨夫曾泰元赴台北定居。
[文.陳蓓]

2 comments:

pE1sHan said...

師母的文筆真好,老師,您要被拼過去嚕!:P

Anonymous said...

哇!謝謝老師的分享.師母細膩的觀察除了點出台灣人給人的印象,也讓讀者發現許多台灣與大陸的相同與不同點,很棒的分享,希望有後續呦!若有機會,希望看到更多文章點出台灣社會的問題及可改進的方法喔 昭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