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March 07, 2010

慶祝三八婦女節──《牛津英語詞典》之 woman 初考

《牛津英語詞典》(The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通稱為 OED) 的一頁比 A4 紙略大,每頁有密密麻麻的 3 大欄,詞目 (headword)、定義的字體大小才 8 級左右,佔最多篇幅的書證 (quotation) 更只有 6 級左右 (一般電腦英打字體皆預設為 12 級)。在詞典資訊密度如此高的 OED 裡,woman 這個詞條 (entry) 竟然還佔了整整的 3 大頁半,若加上由其衍生出的字詞說法,則總共長達 5 大頁半,鉅細靡遺地描述這個詞由公元 766 年最早的書證起,迄今共計 1200 多年所有詞形、語意的演化,以及為此演化佐證的豐富書證。

在外來語高達七成左右的英語詞彙中,woman 是少數的「純種」之一。根據 OED 所載,woman 在古英語時代常拼成 wifman,是由 wif 和 man 構成的複合詞。

wif 原意為「女人」,為現代英語 wife「妻子」的前身。現在的 old wives' tale「老太婆的故事,亦即『無稽之談;迷信』」、midwife「助產士」(做為產婦與新生兒「中介者」的「女人」),都是古英語的「女人」wif 在現代英語裡留下的語言化石。而 man 的原意為「人」,兩性皆可,後狹義化為「男人」,廣義化為「人類」。

wifman 的 f 在古英語 (約 450-1100) 晚期被後面的 m 同化,拼法變為 wimman,而後於中古英語 (約 1100-1500) 早期,i 受到了前面圓唇音 w 的影響而變成 u 或 o,發音和拼法在 wumman 與 womman 間擺盪,兩個 m 再逐漸簡化為一個,而 woman 最後勝出,從 1400 年左右開始就成為標準了。

至於古英語已經有了表「女人」的 wif,為什麼還要造一個看似累贅不合邏輯的「女人人」wifman?這個英語特有的表達方式,並不見於同語系的其他印歐語言,讓許多專家費解。不過根據 OED 所提供的文獻我們可以確定,這個新造的 wifman 後來卻成功地取代了原有 wif 的地位,而 wif 的語意也逐漸由一般的「女人」,轉為販賣商品、職業「卑微」、地位「低下」的「…婦,…女」。由 OED 的書證我們得知,之後 wif 的語意窄化,於 888 年起專指「妻子」,通行至今。

woman 由 wifman 而來,曾有人望文生義,誤以為 wifman 就是 wife-man「為人妻者」,認為女人的價值依托在男人之上。也曾有人突發奇想,誤認為 woman 是由 womb-man「有子宮者;會生孩子的人」而來,把女人的角色與懷孕生產、傳宗接代劃上等號。這些人所主張的「俗詞源」(folk etymology),禁不起語文學 (philology) 的檢視以及歷史語言學 (historical linguistics) 的分析,已逐漸淡出舞台。

根據 OED 所提供的書證,woman 以 wifman 的形式於公元 766 年古英語時期首次見諸書面,不過當時意為「侍女」,「女人」之意遲至 893 年才有文字紀錄,為非統稱的個別女性 (或許可譯成「女子」)。我認為,這兩條書證給了原先看似累贅、不合邏輯的「女人人」一個合理的解釋空間:wifman 的本意似乎應當是「女人的人」,也就是名媛淑女的「丫鬟;隨身僕人」,這才能與文獻紀錄的「侍女」呼應。

woman 之所以先表「侍女」,後表「女人」,我推測可能是當時已有表「女人」的 wif (725年首度見諸文獻),造一個語意相同的新詞,動機過於薄弱。為了給名媛淑女的僕人一個專屬的稱呼,才會出現 wifman 這樣一個新的說法。

wifman 和 wif 在語意上彼此競爭調整,100 多年後的 888 年,wif 的語意首先窄化,專指「妻子」,隨後於 893 年,表非統稱的 wifman「女子」才有了第一次的書面記載,所以 9 世紀結束前,現代英語裡 wife 和 woman 的語意分化就已經完成。而表統稱的 wifman (或許可譯成「女性;婦女」),更晚至 950 年才首度出現於文獻中。

(此文刪修自本人 2002 年撰寫之〈wif, wifman 與 woman:從《牛津英語詞典》的 woman 看女性角色變遷〉,原文收錄於《詞典的兩個世界》,頁 56-59。台北:網路與書)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