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June 30, 2016

棺材板的英文怎麼說?談「百大小吃雙語菜單」

今天《自由時報》刊登了一篇我的投書,題為〈棺材板的英文怎麼說?談「百大小吃雙語菜單」〉,以下為見報全文:



棺材板的英文怎麼說?談「百大小吃雙語菜單」

◎  曾泰元

媒體報導,台北市觀傳局週一隆重推出了「百大小吃雙語菜單」,好讓外國遊客來台北品嚐美食之時,能與小吃店家的溝通更加順暢。

類似的工作,其實許多單位和個人都嘗試過,網上的相關資料更是不知凡幾。但由於多數小吃的英譯並無標準答案,翻譯同行間的見解或有不同,小吃業者與翻譯從業人員的立場更可能南轅北轍,因此要拿出一份大家都滿意、無可挑剔的雙語菜單,幾乎是項不可能的任務。

英國得獎的《麥克米倫高階英語詞典》在台灣出了英漢雙解版,我受邀編寫了一個中菜英譯的附錄。數年前經濟部商業司曾委外英譯過台灣的各式菜餚,我忝為編審委員之一。這類「文化特色詞」的英譯向來是我的研究興趣,我發現近年來英文媒體若有報導台灣小吃,採取的主要策略,絕大多數都是音譯。

茲舉一例。三年前,具有全球關鍵影響力的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介紹了亞洲十大街頭美食城,台北也入選其中。在每個城市中,CNN又精選了十種街頭美食,共計一百種。

我統計了一下,這一百種當中有八十三種採取完全音譯,有八種採取部分音譯部分英文,只有九種全是英文。事實擺在眼前,CNN記者在介紹異國美食時,音譯的使用率奇高,超過九成。

台北的十種美食小吃,更是全以音譯呈現,有國語有台語:生煎包(sheng jian bao)、臭豆腐(chou doufu)、蚵仔麵線(oa misua)、刈包(gua bao)、胡椒餅(hujiao bing)、牛肉麵(niu rou mian)、豆花(douhua)、肉圓(ba wan)、蔥油餅(cong you bing)、大腸包小腸(da chang bao xiao chang)。

CNN這樣做不無道理。這些小吃極具文化特色,在翻成英文時,國際慣例就是音譯,就像日本的壽司(sushi),韓國的韓式拌飯(bibimbab)。音譯不僅自然直覺,最大限度保留原汁原味,又能彰顯當地文化的主體性。除此之外,音譯對外國人也有一定的吸引力,因為音譯不只方便當地店家理解,對外國遊客充滿了異國情趣,更是讓他們展現當地語言能力的機會。

北市府週一公布的英文翻譯存在著討論空間,見仁見智,在此不議。但我覺得,這份雙語菜單的音譯比率過低,約僅佔一成,實有檢討必要。英文媒體霸主CNN都以全數音譯來肯定台灣小吃了,而我們卻還是怯於使用音譯,這是何苦來哉?

我的具體建議是,這份雙語菜單除了圖片之外,文字部分先以國字呈現,再音譯(國語台語視情況)方便溝通,後輔以簡短的英文翻譯加深理解,如:棺材板guan cai ban(Taiwanese bread bowl)、蚵仔煎oa chian(oyster omelette)、刈包gua bao(Taiwanese hamburger)、小籠包xiao long bao(soup dumpling)。

這項小吃英譯的工作吃力不討好,有些翻譯因觀點不同難有定論,任何人所提的建議都會被檢視批評。正確的優美的,不見得就會勝出。能否廣為流傳,誰也無法保證。個人意見,僅供參考。

(作者為東吳大學英文系主任、林語堂故居執行長)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