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June 16, 2016

中外人名管窺

今天廣州《南方周末》刊登了一篇我的專文,題為〈中外人名管窺〉,以下為見報全文:


中外人名管窺

曾泰元

對許多人而言,名字或許只是個名字,是個代號,並沒有太多的意思,頂多只是好不好聽、順不順口而已。然而,真是如此嗎?

我叫曾泰元,原先對自己的名字沒有什麼特別的感覺,只是總有人把我的「元」誤植為「源」,讓我不時得費心糾正。後來名字經常見諸大陸的報章刊物,大陸朋友與我初次見面,經常大表訝異,把我這個中壯年誤以為是個白髮蒼蒼的老先生,難道是我為文深沉老氣,還是我的名字讓人心中浮現了「泰山」「元老」的高齡想像?

嵩壽近百的家祖母生前曾說,我們祖上本姓吳,家貧送人扶養之後才改姓曾。至於我之所以取名泰元,家父也說不怎麼上來,或許他就喜歡這兩個字,給了他「祥和之首」的寓意。及至我查了中文大詞典,始知「泰元」是個漢語詞彙,是「天」的別稱。《史記‧孝武本紀》:「天增授皇帝泰元神策,周而復始」。《漢書‧禮樂志》:「惟泰元尊,媼神蕃釐,經緯天地,作成四時。」原來我的名字大有來頭。

25 年前我在美國讀博,在學校身兼助教,教美國大學生漢語。頭一年班上有兩個白人女生特別認真,沒有中文名字,要我幫她們取。一個是班上第一名的 Zivar Baker,她熱愛中國文化,於是我給她取名為「貝思華」,讓她思慕中華。另一個是長髮飄飄、甜美文靜的 Enid McNutt,我便依她飄逸的外表和寧靜的性格,給了她「孟逸寧」的名字。

現在中文說的「名字」,實際上是由古時的「名」加「字」而來。《禮記‧檀弓》有載,人出生就有「名」,及至長大成人,20 歲行冠禮時再加個「字」,原本分開的「名」和「字」經由演變,融合為「名字」,意思也逐漸轉變為現在所指的「姓名」或「名」。至於「姓氏」,原來是遠古時期「姓」和「氏」的合稱。《通志‧氏族略序》詳述,在三皇五帝時,「姓」和「氏」是分開的,那個時候男人用「氏」,原意為根柢;女人用「姓」,由部首可以看出端倪。「氏」用來區分社會階級,貴族有氏,平民無氏;「姓」則與婚姻有關,兩家同姓不可通婚。到了夏商周以後,「姓」「氏」合而為一,都用來作為判斷兩家可否通婚的依據。秦漢以後,「姓」「氏」就不分了,有人用「姓」,有人用「氏」,有人都用。演變到現在,「姓氏」也常簡化為「姓」,是一個代表家族的字。

漢族命名的習俗我們比較熟悉。「姓」多來自先祖在封建時代所受的封地、官名、皇帝賜姓、世代相傳的職業、住家附近的地理環境,甚至是為了逃避禍害,在原姓的基礎上加以拆解、改頭換面而成。而「名」一般依輩分、照排行、按父母的期許或因出生當時的時空事件而起。

那麼英語世界的呢?

John,這個英語世界再平凡不過的名字,為什麼不翻成「匠」,卻要用一個發音差很遠的「約翰」?原來 John 來自《舊約聖經》時期的古希伯來語,發音接近「約翰」,意思是「上帝是仁慈的」。這個「約翰」因基督教的普及而進入歐洲諸語言,並以不同的形式展現,如愛爾蘭語的 Sean,蘇格蘭語的 Ian,法語的 Jean,義大利語的 Giovanni,西班牙語的 Juan,德語的 Johann Hans,荷蘭語的 Jan,俄語的 Ivan。《聖經》在西方基督教世界的命名傳統裡,有著決定性的影響,也難怪英語世界的「名」(first name given name)也稱為「(基督)教名」(Christian name)。

英語的姓氏起源於中世紀,原先只有貴族使用,後來才逐步擴及一般百姓。英語姓氏的來源,有些是職業(如 Smith「金屬工匠」、Baker「麵包師傅」),有些是個人特徵或綽號(如 Whitehead「白頭的」、Shakespeare「舞矛的」),有些是住家地理環境(如 Hill「住在山上」、Pitt「家邊有坑」),有些是地名(如 London「倫敦」、Oxford「牛津」),有些是父名(如 Johnson「約翰之子 John’s son」、McDonald「當勞之子 Donald’s son」)。

許多姓名經過千百年來的演變,語義已變得晦澀難考,非人名學(anthroponymy)專家無法窺其堂奧,我們感興趣的門外漢,也僅能查閱姓名詞典,略知皮毛而已。

(作者是東吳大學英文系主任、林語堂故居執行長)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