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June 25, 2015

涇渭分明歷險記

今天,上海《新民晚報》的文學副刊【夜光杯】刊登了一篇我的文章,題為〈涇渭分明歷險記〉,以下為見報全文:


涇渭分明歷險記

曾泰元

西安我去過許多次,作為一名普通的遊客,大部分必看的必吃的,我都已經完成目標,順利達陣。還記得多年前的夏末秋初,在一次往陝北的途中我又路過西安,那次我嘗試著走進歷史的縱深,換一種方式去探索這漢唐古都,想不到原本的浪漫之旅,竟差點演變成噩夢一場。

「涇渭分明」這句成語我從小便能朗朗上口。涇河在西安附近流入渭河,涇河水清,渭河水濁,涇河注入渭河時清濁分明,這是西安獨一無二的文化遺產。我人既在西安,便興起了到匯流處一探究竟的念頭,親自體驗這成語的精妙之處。

我打開地圖,找到了涇渭二河匯流所在的涇渭鎮。此鎮位於西安東北遠郊的農村,但不知怎麼過去,問了酒店前台與禮賓部人員,他們無人知曉。我出了酒店,在鼓樓鬧市問了許多當地人,也沒人能告訴我答案。

我索性攔了一輛出租車,司機說他在西安混了十幾年,從沒聽過涇渭鎮。不過他倒也熱心,連打了四通電話求救,最後大致確定了方向走法。走著走著,當「涇渭分明」的路標映入眼簾,我內心雀躍不已。哪知道還沒高興多久,柏油路竟憑空消失,路標也不再出現,再接下來,就是一連串在泥巴路上問路、兜圈子的開始……

走了許多冤枉路,最後通過一位當地農民的指點,我們在泥巴路邊看到了一條寬僅容人的叉道。農民說往下走便是,不過他警告我們,草可高得很!

司機說他就在路邊等著,不跟我進去了。時近傍晚,太陽已經偏西。我一個人爬過了一堆土方,初有小徑,雖極狹,然能通人。不料小徑彎來彎去,後來竟也跟來時的柏油路一樣,憑空消失,只剩下荊棘蔓草。

沒有路,怎麼走?環顧四周,形單影隻的我開始害怕了起來。我方向感不佳,只憑著一股單純的傻勁和使命必達的蠻勁,努力用腳踹開荊棘給自己開路,嘴裡還不斷念著「涇渭分明,你在哪裡」,好給自己在荒郊野外助威壯膽。

走了一陣子,荊棘雜草還是不見邊際,我開始務實了起來。我本來放棄了,已經開始往回走,卻又看到一旁的黃土地似乎有人踩過的痕跡。我不甘心前功盡棄,遂緣跡行,忘路之遠近,這下子竟讓我走到了涇河邊上。我親眼看到腳下的涇河,居然跟渭河一樣,黃濁不堪!眼見為憑,傳統謂「涇清渭濁」已名不符實,應「涇渭皆濁」吧!

然而,涇河與渭河的匯流處還沒到呢!理論上,我沿著涇河河岸順流而行,渭河應該就在前方不遠處,但沒一會兒,一大片高聳的玉米田突然出現,就橫在我面前,深不可測,讓我的心又涼了半截。

看著比我高一個頭的玉米田,我遲疑了一下,吸足了一口氣,鼓起勇氣往裡鑽。我在玉米稈裡奮力穿梭,心中想的,不是張藝謀的成名作《紅高粱》裡姜文和鞏俐在高粱地裡的激情戲,而是,天色漸暗,萬一我受困在這大片的玉米田裡出不去,到時候我是不是得一個人在這成語之源數星星?想著自己的安危,想著被我拖下水、熱心助我的司機還在苦苦地等著,我可浪漫不起來!才走了一二十米,翻騰的思緒就讓我決定放棄!我知道目標近在咫尺,可是時間已晚,感覺不對,我不能再冒險了。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於是我毫不猶豫,立即折返。為了定位,我不斷使勁吼道:「師傅,你在哪裡?」過了半晌,我似乎在遼闊的天地間聽到了微弱的回應,以為聽錯了,使勁再吼,又聽到游絲般的人聲,才稍感寬心。我循聲前進,重複相同的動作,師傅的回應越來越大聲,聲音越來越清晰,我也越來越振奮。爬上土堤,終於見到師傅的時候,我激動不已,差點掉下了感謝的淚水。他說,他叫我我都沒回應,真把他給急死了。

涇渭分明就差幾步之遙,雖令人扼腕,卻是我有生以來做過最冒險的事。一個人為了探究成語的源頭而在荒郊野外披荊斬棘,如今回想起來,我都還頗覺自豪呢!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