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January 06, 2015

人多的地方


今天一早,我上網瀏覽各報新聞,發現《中國時報》的這個標題有點熟悉,似乎是跟跨年夜的「上海外灘踩踏事故」有關,於是點開來看,赫然發現竟是我寫的!

這篇投書我元旦當天寫畢投給《中國時報》,隔天 1 2 日竟出現在同個報系的《旺報》,題為〈踩踏意外發生 上海人要更包容〉,讓我對此頗感不解。事隔 5 天,意外的波瀾都已逐漸沈寂,想不到《中國時報》把我的原稿刪節了一些,以〈人多的地方〉為題刊出。

中時集團內部的作業流程,我也不知其所以然。


人多的地方

曾泰元

跨年夜透過衛星電視,同步收看了上海外灘的「5D 燈光秀」,只覺得地點似乎移到了外白渡橋附近的外灘源,而不是前3年熟悉的浦發銀行和海關大樓。節目內容也有點江郎才盡,不如以往震撼精彩。

隔天元旦經由新聞得知,就在午夜的上海燈光秀開始前不久,附近竟發生了嚴重的群眾踩踏事故。跨年的人潮當時還在興奮地大喊「五、四、三、二、一、新年快樂」,諷刺的是,不遠處的陳毅廣場卻成了哀嚎不斷的恐怖之地。尖叫聲與哭喊聲混雜著救護車的警笛聲,數十名傷亡者迅速被運離現場,淹沒在依舊不明就裡的狂歡群眾中。

目前上海的常住人口有 2400 萬,比整個台灣還多,其中本地戶籍人口有 1400 萬,尚不及 成,外地戶籍人口有 1000 萬,已 成有餘。人多的地方容易出事,人潮洶湧的跨年夜出了這場重大的意外,在網路上開始發酵,「外地人」的老問題,又浮出檯面。

我曾在上海的地鐵站裡,在大陸的長假期間,親身體驗到人「多到擠不下」、人「多到滿出來」的恐怖。人山人海、萬頭鑽動、摩肩接踵,這些成語即使全都用上,還是無法貼切形容如此密集、令人卻步的人潮。

上海的發展一日千里,由於需人孔急,外地的農民工紛紛來滬從事勞動,彌補生產力的空缺。不同背景的外地人在上海越聚越多,許多人的生活習慣與道德價值明顯與上海本地人相左,外地人給上海帶來了繁榮,「不文明」的行為卻也讓這個城市困擾不已。因此,「素質」就成了上海本地人與外地人互相指責、爭論不休、劍拔弩張的敏感話題。

這次發生在上海外灘的踩踏意外,令人心痛,讓人難過。外地人與上海人之間微妙的愛恨情仇,希望不要因此而盲目失控。上海是個移民城市,城市因移民而豐富,因包容而美麗,海納百川故能成其大。

願亡者安息,傷者早日康復。新年伊始,我們都必須往前看。

(作者為東吳大學英文系主任)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