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August 19, 2014

學媽媽的話 多出一分競爭力

今天,台灣《聯合報》登了一篇我的投書,題為〈學媽媽的話 多出一分競爭力〉。昨天聯合報開始了【願景工程──看見南向新世力】的系列報導,此文就是我讀了之後有感而發,針對語言部分而寫的回應。以下為見報全文:


學媽媽的話 多出一分競爭力

曾泰元/東吳大學英文系主任、林語堂故居執行長(新北市)

昨日聯合報報導,新住民已成為台灣的第四大族群。新住民中,除了中國大陸籍之外,越南、印尼更是成長驚人,然而這些東南亞籍的第二代幾乎都不會說媽媽的話。

多懂一種語言,便是多開了一扇窗,能夠增進窗裡窗外的瞭解,拉近彼此的距離,幫助我們看到另一個繽紛多彩的世界。多了這扇窗,我們也就獲得了許多資源。掌握了更多的資源,就意味著擁有了相對的優勢。

新移民的子女越來越多,可是這些新台灣之子基於種種因素,能夠講流利母語的人卻少得可憐。國語、閩南語過於強勢,在在都把那些原本可以講「媽媽的話」的人擠到尷尬的夾縫中。上學前在家或許還好,環境單純。上了學逐漸社會化以後,這些新台灣之子不想忍受同儕異樣訕笑的眼光,便容易覺得講母語丟臉,像個怪胎,於是逐步退縮,從此閉嘴不講。

多元文化逐漸成為台灣社會廣為接受的價值,新移民豐富了我們,有關單位應該想辦法營造出一個更友善的環境,讓大家體會到「不同」是件好事,讓講母語成為再自然也不過的事,而不會因為強勢語言無形的壓迫而感到自卑。各級學校更應該透過教育多多宣導,讓語言平等的觀念從小就能在學童的心裡扎根,讓他們覺得講自己的母語很光榮。過去的國語沙文主義是個歷史上的錯誤,現在的閩南沙文主義也落入一樣傲慢狹隘的窠臼,都侵犯了語言人權。

即便我們不談崇高的理念,單就功利的層面來看,多一種語言就是多一項專長,多一項專長就能給自己的競爭力加分。

東南亞國家經濟越來越好,東協成為舉足輕重的經濟體。這些年來台灣景氣低迷、薪水停滯、畢業即失業,能講媽媽的話就是個得天獨厚的優勢。台灣的新二代將來極有可能成為布局東南亞的尖兵,只要好好把握,將來必能擁有一片廣闊的藍天。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