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November 20, 2013

《牛津英語詞典》將收錄土豪、大媽、光棍?


今天的《中央日報》刊登了一篇我寫的專文,題為〈《牛津英語詞典》將收錄土豪、大媽、光棍?

《牛津英語詞典》將收錄土豪、大媽、光棍?

曾泰元(東吳大學英文系主任)

日前媒體報導,隨著中國大陸的經濟實力與日俱增,有中國特色的文化在世界舞台的影響力也愈漸顯著,tuhao(土豪)、dama(大媽)和 guanggun(光棍)等中國的新詞語,已經受到《牛津英語詞典》編輯的關注,可望在明年納入詞典。

我曾經研究過《牛津英語詞典》,對於漢語文化特色詞也寫過幾篇學術論文,聽聞這則消息,我抱持著保留的態度。

《牛津英語詞典》(The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是英語世界最大、最權威的詞典,是英語詞彙的終極仲裁者,其地位之崇高有如《聖經》,雖有人質疑挑戰,卻始終難以撼動。

《牛津英語詞典》收錄了近 300 個來自中文的詞彙,不過大部分都偏向學術與專業,屬於小眾詞彙,相對鮮為人知,比如歷史語言類的 nien hao(年號)與 Kuoyu(國語),哲學宗教類的 wu-wei(無為)與 shen(神),音樂戲曲類的 pipa(琵琶)與 tan(旦),文物藝術類的 ting(鼎)與 tsao shu(草書)等。一般民眾較常接觸到的詞彙,諸如 chow mein(炒麵)、kowtow(磕頭)、tea(茶)、mah-jong(麻將),只占很少的一部分。

還記得 2008 年北京奧運時,媒體上 jia you(加油)用得很多,進入英文的呼聲很高,許多關心人士都在屏息以待。幾年前,在大陸紅極一時、媒體熱炒的 buzheteng(不折騰)與 chengguan(城管),也都盛傳《牛津英語詞典》即將收錄,不過始終只聞樓梯響,至今未見人下來。

倒是有些大家關注之外的中文詞彙,近 10 年來紛紛受到《牛津英語詞典》的青睞,正式被納入英語詞彙的殿堂,像 ming(命,2002年)、jiaozi(餃子,2006年)、taikonaut(中國太空人,2007年)、wuxia(武俠,2010年)、goji(枸杞,2010年)。

美國出版過一本預測新詞存活率的通俗學術書,名為 Predicting New Words: The Secrets of Their Success《預測新詞:它們成功的秘訣》,歸納分析了新詞能夠存活的特性。這本書結論很簡單:絕大多數的新詞都將淹沒在語言的荒煙蔓草中,在倖存下來的九牛一毛中,最重要的共同特性就是「本質低調不招搖」。因為低調不招搖,使用者沒有戒心,新詞就能悄悄地進駐。

上述這 個《牛津英語詞典》所收錄的、源自中文的新詞就都很低調,直到成為既成事實我們才恍然大悟,原來 jiaozi(餃子)、wuxia(武俠)、ming(命)、taikonaut(中國太空人)、goji(枸杞)已經進入了英語詞彙的殿堂。

由漢語拼音轉寫的 tuhao(土豪)、dama(大媽)和 guanggun(光棍),能否在匯眾流納百川的英語詞彙裡攻佔一席之地?這些字眼媒體大幅報導,網路熱烈討論,一切的現象與作為似乎過於高調,明顯違反了「低調不招搖」的特性,我看可能性並不高。

事實上,只要國力強大,社會先進有影響力,文化能夠展現獨特的魅力,無須我們大肆宣傳,外人就會不請自來,鄰國日本就是明證。屆時,中文對英文的影響肯定會更加顯著,英文又多了幾個來自中文的新詞,我們也就能夠逐漸看淡,不去過分在乎了吧?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