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December 27, 2010

漢語文化特色詞的英譯


書林出版公司在 2007 年底假誠品信義旗艦店 3 樓的 Forum,舉行了《麥克米倫高級英漢雙解詞典》的新書發表會。當時我忝為副總編輯,除詞典正文的常規工作之外,還以自己過去的學術研究為基礎,編寫了一個〈漢語文化特色詞〉的附錄,成為這本詞典的一大特色。

日前台灣翻譯學學會的執行長蘇正隆老師將此附錄發給翻譯圈的許多先進,廣徵意見,並親自加以校訂,還跟我要了一篇早就寫成、卻因當時版面的限制而不得不割愛的導言,彙整之後投稿到上海市文聯的《東方翻譯》雜誌,最近剛剛刊出。

這個文化特色詞的詞表是由台灣觀點所見,有其侷限性與特殊性。絕大多數的詞條,沒有所謂的標準答案,我今天再度審視,也常有不同的想法和意見,甚至還發現了些許的錯誤、疏漏、與不當之處。我們野人獻曝,無非是想拋磚引玉,促成討論交流,希望藉此在文化特色詞的翻譯上,能夠有些許的貢獻。

〈英漢對照漢語文化特色詞〉導言

漢語文化特色詞要怎麼英譯才恰當?"水餃" 是 dumpling 嗎?"粽子"、"湯圓"、"小籠包" 是否也都可以稱為 dumpling?英語世界的 dumpling,主要有兩個與食品相關的意思,其一是種接近我們 "麵疙瘩" 的鹹食,其二是種焙烤而成的水果餡甜點。很明顯的,"水餃"、"粽子"、"湯圓"、"小籠包" 與 dumpling 相差甚遠,我們何必削足適履,勉強套用?這方面的問題長期以來困擾著譯者,但卻很少有人提出來探討。

讀者所見的這個詞表,就是我們為了解決相關問題所做的認真嘗試。編者曾經研究過英國的《牛津英語詞典簡編》(Shorter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以及美國的《韋氏三版新國際詞典》(Webster's Third New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兩部特大型英語詞典裡的漢語外來詞,本詞表就是根據這些研究的分類及框架,再大量增補、刪修、查證的結果。

在英譯漢語文化特色詞時,英語裡若有不錯的現成對應,本表直接採用 (如 "豆漿" soy milk),但既有的英譯若是不合時宜,則另採他途 (如 "古琴" 不採源自日語的英語的外來詞 koto,而用能彰顯文化主體性之 guqin)。若英語裡沒有現成的,我們則視詞彙之特質,依音譯、定語修飾、借譯、意譯等手段另創新譯。漢語詞彙內部語義乍看之下較不透明者,如 "刈包",可音譯為 guabao;或找一個英語裡最貼近的字眼如 hamburger,再藉定語 (如 Taiwanese) 加以修飾,以成簡潔之說明性詞組 Taiwanese hamburger。內部語義較為透明者,亦可採借譯,如 "三杯雞" three-cup chicken;在個別情況下,還可以考慮意譯,如 "孝" filial piety。

然而,翻譯上的努力往往是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的。優美的、正確的、合邏輯的,不見得會流傳開來。有時候,語言之外的文化影響力,反而是決定英譯能否 "成功" 的關鍵因素。

這 1200 條左右漢語文化特色詞的英譯,背後牽涉了許多翻譯理論、科學辯證,以及反覆推敲、努力求證的艱辛過程。作為一個詞典附錄,我們沒有篇幅來呈現其嚴謹的學術性,但希望藉此成果拋磚引玉,得到大家普遍的認可和踴躍的指正。

我們學英語,不應只是單向地吸收英美文化。藉由英語,我們也能夠敞開自家的窗門,讓外人注意到我們的存在,認識我們的文化,達到雙向溝通的目的。


(原載《東方翻譯》雙月刊,2010 年第 6 期,頁 76)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