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April 12, 2009

上海印象 ── 景物篇

春假的上海行恬適宜人,回到台北卻碌碌終日,令我格外懷念那段悠閒的日子。

週日晚趁著空檔,把相機裡的照片整理了一下,才有機會好好重溫上海的歡樂時光。

我 1992 年第一次到大陸,只去了北京和西安,刻意略過上海。當時總覺得,相對於北京和西安鮮明的特色,上海讓我感興趣的明顯過少,在時間有限的情況之下,成了必須割捨的目標。後來因為家庭旅遊、學術會議,造訪了上海多次,對她的印象逐漸改觀。北京、西安給了我中華帝國剛性、大器的聯想;而上海,卻能在東方與西方、古典與現代之間,糅雜出一種獨特的韻味,一種精緻的世故,一種雍容的自在。

不過,一如大陸其他城市一樣,「差距過大」似乎也是上海的問題。美麗先進的,放在第一世界可以毫無愧色;醜陋落後的,讓人恍若走進時空隧道,置身第三世界。

照片一四行倉庫,八百壯士。位於北蘇州路、西藏北路口。當時浴血槍戰的彈孔,在牆上隱約可見

照片二鐵蹄下的 1939。70 年前日軍佔領時鑄造的人孔蓋,按下快門時正好被一位時髦的小姐蹬著高跟鞋踩過

照片三垃圾堆與現代大都會。為了迎接明年的世界博覽會,上海活像個大工地,跟奧運前的北京沒兩樣。攝於蘇州河畔

照片四嫋嫋東流蘇州河。乍浦路橋、吳淞路閘橋、外白渡橋由近而遠,整治過後的蘇州河似乎想與巴黎的塞納河媲美。攝於四川路橋北的上海郵政博物館屋頂花園

照片五滇池路。電影《梅蘭芳》的拍攝場景之一。梅蘭芳在美國紐約的百老匯劇院公演,外頭大雪紛紛、人車雜沓之處,即為此路。右邊為整修中的和平飯店,左邊為中國銀行大樓

照片六戀戀石庫門。傳統的外表,摩登的內在。攝於上海新天地

照片七路燈與樹影。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攝於上海新天地

照片八上海新娘。春寒料峭中,勇敢地穿起低胸露肩的白紗禮服。攝於復興公園

照片九往上,再往上。枝枒紛披的法國梧桐。攝於復興公園

照片十徐家匯天主教堂。樸實的紅磚,謙卑的十字架

照片十一上海的天空。筆直的煙囪巍然聳立,綿綿白雲間藍天破繭。攝於徐家匯公園

照片十二蕭瑟的初春。梧桐夾道,人車星疏。攝於餘慶路

照片十三長長的竹竿。環保的鷹架 (腳手架) 堆在地上,佔去了三分之一的馬路

照片十四街景。要不是那法國梧桐,這裡可以是西方世界任何一個城市

照片十五弄堂。漂亮,乾淨,寬大,歐風,白頭老翁,舊式腳踏車

照片十六。油漆脫落的白牆黑門,兩盞古樸的門燈靜候夜歸的主人。復興西路 37 弄 8 號

照片十七傳統與現代。上海老街,金茂大廈,上海環球金融中心

照片十八經典外灘。面對黃浦江的匯豐銀行與中國海關

照片十九夜空下的東方明珠。積木似的幾何建築,打上燈光,竟也能脫胎換骨,成為上海天際線的熠熠地標

1 comment:

Anonymous said...

镜头里的上海,或许是很多上海人也不一定看过的上海。那些安静却雍容的街巷,经常走过的人可能熟视无睹,日复一日的生活,使许多人早已迟钝,只有借助他人的眼睛才会发现,原来上海也有如画的风景。

法国公园的梧桐笔直向上,想像不出长满绿叶时会如何?余庆路两边的梧桐树枝已在高处接壤,早春的梧桐虽绰约迷人,但不免有几分萧瑟,还是夏天的梧桐给人以欢喜的感觉,浓浓的绿意,阳光从树叶的缝隙中照下来,亮亮的,却是分外的柔和。


Chen Bei